铭文制作特点辨伪
真品银锭铭文基本都为锤凿錾刻而成。当时工匠运锤凿如笔墨,率性而就,铭文风格虽有工整者,有俊秀者,有朴拙者,都自然流畅,不刻意,不拘泥,不狂怪。如今,赝品银锭铭文制作者都不具备在金属上手工刻字的娴熟技艺,因而,赝品银锭铭文的破绽较多,如刀凿入刀出刀无规矩,凌乱不堪;文字结体错杂无美感;铭文风格不是拘束僵硬,就是怪异散乱,体现不出传统工匠自成一格的刀凿字体。
铸造及形制特征辨伪
“蜂窝”是中国古代银锭通常具有的特征,从现代工业铸造银锭的角度看,蜂窝应是铸造缺陷,是要极力避免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蜂窝被视为铸造银锭专有的特征之一。真品银锭浇铸时,形成蜂窝状气泡,一般呈
圆球状空腔,内壁光洁。真品水坑银锭的双翅是在铸造过程中摇动熔化的银液形成的,一般是对称的,但由于银锭铸造过程偶然因素较多,存世的真品银锭有许多双翅并不均匀,有高,有低,但一般不会出现双翅反差的。而赝品银锭“荣县申解大顺元年分半征银伍十两……”,前翅高大,后翅没有起来,仅有一个高边而已,反差悬殊。亦如“大顺二年新繁县漕米银伍十两正……”,后翅已起,较低矮,前翅只有高沿,没有高起的薄翅,这都是伪造者在铸造过程中没有掌握好浇铸温度等环节所致。
中国古籍中记载,玛瑙来自西方,可见的文献有三国曹丕的《玛瑙赋》等。古代中国人所称的西方,其实就是现在的印度。唐僧西天取经,去的也是印度,而不是现在地理学上的西方。现代地理学的西方,如果以中国为坐标的话,应该直接就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去了,差得就远了。由此推测,古代中国的玛瑙,开始可能是从印度传入。在许多佛经典籍中,玛瑙也是佛家七宝之一。这些也佐证了玛瑙作为宝物在印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