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凝剂和助磨剂, 前者是通过水分与缓凝剂的结合减慢水分的蒸发, 后者是通过助磨剂减小水泥中颗粒间张力(可理解为减小水泥颗粒相互间的粘合力)来使水泥研磨变得容易。两种试剂在化学结构上都有羟基或羧基等亲水基团, 但助磨剂还需要如肥皂中的亲油基团。如果所选用的缓凝剂有足够大的亲油基团,该缓凝剂不妨用作助磨剂试验一下。你可能还能得到双重功能的水泥化学品呢!
耐火水泥浇注料:细骨料(小于5MM矾土熟料)35%;粗骨料(5~15MM矾土熟料)35%;粉料(矾土熟料)20%;高铝水泥(外加)0.5~2.5;三聚磷酸钠(外加)0.1~0.3;水(外加)8~9%。110摄氏度烘干后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MPA.
应当指出,磷酸耐火浇注料中掺加5%软质粘土,5~10%刚玉粉、蓝晶石粉、碳化硅粉和铬渣粉等外加物,可改善和提高其高温使用性能。例如,线收缩变为线膨胀,荷重软化温度能提高几十度,强度也有所提高。
关于磷酸耐火浇注料胶结剂用量和浓度的配比
磷酸和磷酸盐耐火浇注料的形成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也就是浇注料硬化、相变和烧结过程的总和。不同品种耐火浇注料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而又有所不同。只有反应过程的必需条件,才能制得性能优良的耐火浇注料。
尤其注意:磷酸浓度和用量对常温耐压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耐火浇注料材料组成和促凝剂的用量一定时,常温耐压强度随着磷酸浓度和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甚至产生缓凝或不凝的现象。在常温下不加促凝剂,磷酸和磷酸盐高铝质或粘土质耐火浇注料一般是不凝的,这是正常情况。当浇注料组成及促凝剂用量和胶结剂浓度一定时,胶结剂用量过多,则产生缓凝或不凝现象。另外成型温度低,促凝剂用量不足等情况,也可能产生缓凝或不凝现象。
速凝现象主要指胶结剂与粉料、促凝剂等迅速而激烈反应,在骨料颗粒周围形成薄薄的包裹层硬壳,致使浇注料成型困难并降低耐压强度甚至完全没有强度。一般情况下,当磷酸和磷酸盐耐火浇注料组成、促凝剂和胶结剂用量一定时,胶结剂浓度过大,则产生速凝现象。因为胶结剂浓度过大,与粉料、促凝剂和骨料之间的反应速度快。在这种情况下,向拌和物中加磷酸溶液或水,料的表面很湿,浇注料成型后仍是不凝固的。因为促凝剂已经与高浓度磷酸迅速反应完毕,反应产物黏附于颗粒周围,但松散颗粒之间并没有形成牢固的结合。另外,掺加促凝剂过量或料中混进含Mgo和Cao等材料时,也可能产生速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