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机以前由于除湿转轮高密集技术的特点,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年之前为初级阶段,国内无自主产权,所有转轮全部国外进口;2005年-2008年,中级阶段,大量国外品牌转轮抢占中国市场,国内自主研发转轮开始并有小批量产品;2009年以来,飞速发展阶段,各类转轮结构的除湿机从结构形式到风量规格,百花齐放,国内配套组装技术渐趋成熟,国内已有大量转轮除湿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无锡、杭州等地,都是以采购进口除湿转轮进行整机组装为经营模式。各个生产厂家都各自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1、除湿转轮的制造是以耐温300℃以上的铝制无机纤维基材制成,经由成型机制成蜂巢状转轮后,再涂布硅胶于铝制及才上,因此除湿转轮不会发生燃烧及潮解等问题。由于其除湿的功能是利用物理作用,而非化学作用,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
2、转轮式除湿机的除湿原理系利用涂布在转轮上的硅胶将空气中的水份以物理方式吸附于具多孔性之合成硅胶上,然后在转轮再生区,将吸附在硅胶孔洞的水气加热汽化,至交流式热交换器入口处,形成高温高湿的空气,接着再经过已被室内冷湿空气降温冷却的热交换器时,由于露点差异而成凝结水排出。
组合除湿的优点 : 在夏天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湿负荷大:这时,湿负荷有两个处理段同时负担,充分发挥新风表冷器在高温和高湿工况下的除湿,除湿量大的特点,除去空气中大部分的水份,并降低空气的温度;而当冷冻除湿效率下降时,再经过转轮除湿,使空气湿度达到低湿控制要求; 这样,系统充分利用了两种除湿方法的优点。而在其他季节,如春秋季节,由于湿负荷下降,此时,通过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控制前冷后的空气温度,湿负荷完全由除湿转轮段承担。系统后冷和加热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送风温度。
尽可能地把电器放在通风的位置,有待机状态的电器如彩电等,应尽量使其通电处于待机状态,其内部零件就会散发热量,驱散机体内的潮气,防爆除湿机,防止内部元件损坏。另外,房间居于低层,湿气比较大的居民,好可以考虑选购一台除湿机来改善空气湿度。若发现电器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刻关闭电源,及时请人员修理。在这样的天气,市民可适当在室内放些吸湿性物质,也可使用除湿机或开启空调机。一旦出现晴好天气,一定要注意家中被褥和枕头多晾晒,保持衣物干燥。根据居住情况以及除湿机的除湿能力来选择,就是据除我们要求除湿的区域面积、层高、湿度、空气流通程度,客厅、卧室、书房,大概常用的使用面积有多大就应该选择湿机的适用面积以及除湿量来决定选择除湿机。根据空间的实际应用适用性来选择。除湿机是要固定安装还是方便移动。这是考虑到不同区域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不同来选择。一些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以安装固定除湿机,这样比较节省空间。除湿机配合冷冻进行除湿,两者相比较的话,后者比前者总耗电可节约20-30%。如果用户具备供应蒸汽的条件,则这种方式的节能效果将更为显著。
注意问题
一些工业产品在保存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产品的湿度问题。如果湿度超了规定的标准,有可能会对物品造成损伤,出现的损伤有:光学镜头、磁记录材料、仪器、电子信息媒体、纸张、仪表、烟草、丝绸、茶叶等产品中,那么为了很好的控制湿度,就要使用转轮除湿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除湿机可以分为分转轮式和冷冻式两种。冷冻式除湿机采取的是压缩机制冷的原理,当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到蒸发器中,会迅速冷凝成霜,会慢慢的聚集成滴落下,排到小水口。
转轮除湿机在国外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瑞典,在国内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日本、瑞典等少数发达国家,由当初单一的氯化锂除湿转轮发展到活性硅胶、分子筛、有机合成材料等多种除湿转轮;而国内限于多种原因,到只有氯化锂除湿转轮趋于成熟,硅胶、分子筛材质的还极不成熟。 我们在二十多年生产和销售除湿转轮及整机中累计出经验:在正常使用时(按一年运行300天,每天按运行8小时计,温度要求20-45%范围内),国产除湿转轮的使用寿命是两到三年,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吸湿剂会逐渐衰减或脱落直至干燥风出口的温度达不到用户需求,这时需更换除湿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