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杆不是近些年来采被应用的,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应用。国内钢管杆的设计规范为《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该规范是参照美国规范《Design of Steel Transmission Pole Structures》,当前美国规范新版本为2011年版。我国钢管杆规范长达15年未修编。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会给大家介绍现行版美国规范的计算方法。
主杆钢管杆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式、套接式和法兰连接式。焊接式由于现场作业以及现场焊缝质量无法控制不推荐采用;根据以往工程运行经验套接式在连接处变形不均匀,往往产生较大的挠度;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时未出现过类似现象,且仅计算法兰净重时采用法兰连接的杆塔用料较少,故钢管杆主杆连接推荐采用法兰连接。
增加桩顶约束
如果桩基位于公路绿化带内,绿化带两侧的道路硬化路面可对桩顶形成很好的约束作用。尤其是利用卡盘和两侧公路的嵌固作用后,可大大增强了顶部约束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可使桩顶位移量低于理论计算值。因为理论计算值是建立在桩顶自由的条件下的,故在对钢管桩选型计算时水平位移量的限制适当放宽,从而减少钢桩的人土深度,降低桩的耗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