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流派奇峰突兀,风格争奇斗妍。从浅绛彩到粉彩,从写意青花到综合装饰,从民间青花到现代陶艺,薪火相传,谱写了瓷都的时代主旋律。如果说“珠山八友”奏响了瓷艺文人画的新乐章,那么从艺60年的王大凡,乃乐章中强劲的音符之一。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
王大凡早年的人物画多是富贵寿考、伏虎罗汉、八仙图等,晚年的人物画以木兰从军、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内容为多,注重作品的时代性。模仿品以其20世纪30、40年代的人物画为多,也有少量50、60年代的作品。从王氏人物画笔墨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王大凡瓷板画价格和鉴定方法介绍。
一是用笔用线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多是中锋用笔,朴拙、厚实、圆润,章法别致,有装饰味,这是王大凡与王琦侧锋用笔画人物画的大区别。而模仿品勾线难学其骨,少圆润劲拔之韵味,有的中、侧锋并用,不得要领。
王大凡在浅降彩的基础上,了“落地粉彩”技法,很符合改革了浅降彩的设色,使浅降彩法画起画回生。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涯中,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飘逸,其代表“布袋罗汉”,形态逼真,神情庄重慈祥,其动感飘逸,用笔如吴带当风,行云流水。把一个放下包袱何等自在逍遥的和尚刻画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题材多选择具有文化底蕴内涵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承接着古代人们智慧与文化,王大凡"借故"在不同背景下表现出当代人文精神。正是这份"雅"与"俗",文雅民俗的雅俗文化兼并,让王大凡的艺术作品大放异彩,博名至今。
王大凡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粉彩瓷盘,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他用斧劈法了金山的一角,远景是隐约可见的逶迤山岗,近景是梁红玉所指挥的只露出船头的战船,船身、船尾都让山峰挡住了。那战船盘旋荡起了波澜的近水和平静如镜的远湖,形成动与静的鲜明对照,旨在战争场景的辽阔、宏大,从有限的画面之中传递出无限的信息,在画意、画蕴、画境诸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历史典故人物画,堪称人物画家王大凡艺术生涯的一大亮点。
王大凡的作品,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可以说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小件作品统筹兼顾,以少胜多;大件作品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他笔下的仙释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充满着人性、人情味、有血有肉的人;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或疾恶如仇,或正气凛然,或幽默诙谐,或聪明睿智。如《竹林七贤》人物风格各异,内在精神气质和艺术内涵各具特点,强调了“画”的审美意趣,并把这种“意趣”扩大到画外,提高了它的文化品格。他的《新八仙》前后呼应,首尾相谐。八块瓷板,可立成篇,又可拼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统一的画面。
早在1915年、王大凡就凭借他的《富贵寿考》粉彩瓷板画,荣获了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是当时的得主、由此可见王大凡影响力、再结合王大凡的画工、丰富内涵的故事主题、其作品价格近年来越炒越高。
早在2011年的北京、王大凡的一副规格为101×46cm(4平尺左右)的单条屏瓷板画、就已经公开拍卖出920万的,一度刷新为王大凡单条屏瓷板画的高纪录。
随后在2013年的北京、一件王大凡的主题为投笔从戎、木兰从军的粉彩四方笔筒、一经问世、便在竞争激烈的拍场上,经过几轮轮的叫价、终拍出了520万的价格。
不光是在国内、在国外还没有受冲击的2019年、四条规格为:单条宽21cm,高73cm的王大凡“渔樵耕读”瓷板画四条屏,在拍场上经过十几轮的叫价、终拍出了2150万的、刷新王大凡作品的高纪录,轰动整个瓷板画交易市场。
20世纪40年代至人民共和国十周年,是王大凡陶瓷艺术的鼎盛时期。此时的王大凡在各种艺术思潮的激荡下,对新时代的艺术充满了憧憬,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情创作了《骏马献给总司令》《面壁十年》《大禹治水》《闯王进京》《卓文君》《松下听琴图》《新八仙》《竹林七贤》等力作。
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计中,其瓷艺“文人画”的风格和寻求,都是以“老少皆宜”贯穿。“珠山八友”中的十位画家,除王琦属大适意外,其他是兼工带写、婉约内敛的小适意,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理念,其实质便是“老少皆宜”。作为人物画家,王大凡还非常重视内容与方式的一致。如他的《风尘三侠》、《秉烛达旦》、《岳母刺字》、《梁红玉伐鼓战金山》等著作的表现方式,都是依据内容的需求而深化的。
王大凡瓷板画价格和鉴定方法介绍
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1241.5万元成 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1780万元的;而在2011年的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1920万元创个人成 交纪录。在不到数十年的时间里,“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成 交价格从几万元直线上升到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
王大凡是一位高产的瓷板画大师,民间流传四条屏居多,例如五子登科、渔区耕读、四大美女、春夏秋冬、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等。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代表,他的画风古朴,构思严谨、气势洒脱,其传世的近千幅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
王大凡(1888到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代表,其传世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1901到1920年,王大凡受汪晓棠影响较深,早期画的仕女与汪晓棠画的仕女一脉相承。王大凡与王琦于1916年到上海观摩海上画派作品,并结识吴湖帆先生。1922年,王大凡参加了由浮梁县县长徐仲亭等倡导,汪晓棠、王琦任副社长的“瓷业美术研究社”。1901年到1940年的39年间,完成了从古、图案到传统文人画的转型。
王大凡描写人物脸部非常的细腻,考究明暗改动,有西画中的素描联系和光影改动,晕染办法一起,立体感强。王氏画仕女以“丹凤眼”、“樱桃嘴”冠之,特征显着,并构成一种惯用的程式。
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然后诞生了淡雅美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荣耀传神,绘声绘色,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首届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精巧的瓷器,再度得到了的注重,其间一块精巧的、名为“富贵寿考”的瓷板画更是让不少参会人士交口称赞,一举夺得了彩瓷类金奖。 “富贵寿考”恰是王大凡瓷板画的佳作之一,当时他年仅27岁。
整套瓷板瓷极平整,细腻,光泽莹润柔和,鲜艳醒目,粉彩厚薄适中,蛤蜊光清晰可见。边框雕工,真是千姿百态的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表现手法需要刻意区分,其难度非比寻常,没有深厚的功力不敢轻易尝试。此件藏品为之佳作,具有的收藏、投资以及研究价值!
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1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1780万元的;而在2011年的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1920万元创自个成交纪录。在不到数十年的时间里,“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成交报价从几万元直线上升到几十万,乃至上千万元。
“珠山八友”瓷板画报价上升并非偶热现象,究其原因,“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出资潜力。对于存世量并不多的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迹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增值空间很大。从商场价位来看,现在“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报价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声望的画家的报价,可以断言,“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广大的增值空间,其作品非常值得保藏。
王大凡早年的人物画多是富贵寿考、伏虎罗汉、八仙图等,晚年的人物画以仕女人物,木兰从军、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内容为多。从王氏人物画文字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用笔用线用色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多是中锋用笔,真诚、厚实、圆润,章法别致,有装饰味,这是王大凡与王琦侧锋用笔画人物画的区别。二、是人物脸部描绘细腻,考究明暗转变,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转变,晕染手法奇异,立体感强。王氏画仕女以“丹凤眼”、“樱桃嘴”冠之,具有大唐画法,特点鲜明,并形成一种习用的程式。三、是人物画配景多勾描葱郁林木,竹石茅屋,野卉山花,染色墨黑,草绿、翠绿、深绿几个条理显着,笔法一丝不苟。
近几年王大凡瓷板画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民国作粉彩鱼藻纹笔筒
估价40.00到60.00万---成交价:HKD122.00万---成交日期:2010年12月1日
藏品名称:民国1929年作王琦粉彩渔樵问答图双耳赏瓶
估价12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5年12月5日
藏品名称:田鹤仙民国粉彩罗浮仙子梅花瓶
估价150.00到220.00万---成交价:RMB218.50万---成交日期:2018年6月15日
藏品名称:民国田鹤仙粉彩梅花瓷板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3年6月4日
藏品名称:汪野亭山水瓷板画挂屏
估价385.30到385.30万---成交价:HKD49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藏品名称:民国周湘浦墨彩描金婴戏图(一对)
估价100.00到125.00万---成交价:RMB143.75万---成交日期:2013年6月5日
藏品名称:民国22(1933)年民国23(1934)年...
估价80.00到100.00万---成交价:RMB115.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2月2日
藏品名称:上世纪30年代何许人雁阵惊寒一字排·粉彩瓷板
估价85.00到90.00万---成交价:RMB97.75万---成交日期:2015年10月20日
藏品名称:民国粉彩山水瓷板(一套四块)
估价150.00到180.00万---成交价:RMB275.00万---成交日期:2005年12月4日
藏品名称:1948年作刘雨岑粉彩“红梅寒雀图”花鸟横板
估价12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7日
综观近几年的拍卖数据,“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的成交额在逐年攀升: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短短几年中,从几万元成交价到2011年的近千万元,并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投资潜力。对于存世量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看,目前“珠山八友”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因此“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绘瓷艺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 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棠的影响较大。晚年时得海上画家马涛《画中诗》册,构图、造型遂受马涛影响。与王琦潇洒、奔放的画风相比,王大凡则显得规矩严谨,主题与配景相辅相成。笔下人物秀润、纹理清新、气韵浑成。粗细相间、兼工带写的“落地粉彩”画法,继承和发展了“浅绛”传统绘瓷技艺,画面浓淡、阴阳分明,神形活现,生动活泼。1939年起,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等釉后经低温彩炉烤烧成品。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大凡填彩法为“落地彩”。
此藏品尺幅恢宏可观,烧制平整,胎釉精良雅洁,人物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晕染手法特,立体感强。 传世所见王氏人物瓷板通常多为三、四人,但本品颇为珍贵,多达八人,且形象各不同,表现手法自然需要刻意区分,其难度非比寻常,没有深厚的功力不敢轻易尝试。整幅画意吉庆祥瑞,寄寓富贵、名利双收之意,亦蕴含着民间村野的淳朴味,这是王大凡瓷绘人物画魅力所在之处。此件藏品为之佳作,具有的收藏、投资以及研究价值!
尽管瓷板画只有百余年历史,但是瓷器在海内外的声誉地位和中国画的深厚文化底蕴,都让其深受藏家喜爱,成为广受市场推崇的收藏品。
市场行情分析
,珠山八友-瓷板 (一套)
估价 RMB 580万-1200万 成交价 RMB 1725万 2012年春季拍卖会
第二,珠山八友套板
估价 RMB 580万-980万 成交价 RMB 1467万 2012年秋季拍卖会
第三,王大凡 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
估价 RMB 180万-220万 成交价 RMB 920万 2011年春季拍卖会
第四,王大凡 粉彩“福寿无疆”人物大瓷板
估价 RMB800万-1200万 成交价 RMB 920万 2011年秋季拍卖会
第五,1928年作 琮式瓶
估价 RMB 500万-600万 成交价 RMB 598万2012年春季拍卖会
“珠山八友”是一个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珠山八友”的出现是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明清以前的陶瓷文化情境中,陶瓷工匠的任务是为统治服务,身份和创作没有自主性,也没有结社的自然条件,他们的身份就像是受雇者。时序发展到近代,陶瓷工匠的身份得到了的自由和释放,于是他们就像其他文人一样具备了形成艺术雅集或艺术社团的条件。他们往往有共同的志趣或人生目的。就像王大凡(1888-1961)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一样: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臆,让人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景德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御窑厂的衰落,一批的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
王大凡在长达六十年绘画生涯中,不仅创造了“落地粉彩”技法,其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的特点把逍遥自在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此件王大凡款琴棋书画四条屏瓷板画用笔用线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中锋用笔,朴拙、厚实、圆润。人物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变化,晕染手法特,立体感强。背景勾描林木,染色青翠,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书法俊逸秀美,精审且遒丽。品相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王大凡瓷板画市场2009年拍卖*格仅仅百万元的王大凡瓷板画,在2011年单屏的成交价格飙升到了920万元,两年时间内拍卖成交价格涨了近10倍,这次王大凡的瓷板拍出近千万元的价格,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和王大凡同期的“珠山八友”等艺人的作品价格将普遍上涨。收藏者在接受官窑器同时,已经将目光转向近现代文人瓷画上。这让近现代陶瓷越来越受到藏者关注,也成了艺术品市场投资的新热点。预测下一个十年,收藏瓷板画必定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