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重量0-5000KG驱动方式差速、舵轮、麦轮导航方式磁条、二维码、激光行驶方式前进后退供电能源锂电池组安全防护激光避障控制方式单片机爬坡性能3-5°通信方式串口、WIFI(2.4/5G)
.智能地面和dumb小车
20世纪70年代,基本的导引技术是靠感应埋在地下的导线产生的电磁频率。通过一个叫做“地面控制器”的设备打开或关闭导线中的频率,从而指引AGV沿着预定的路径行驶。由于AGV只是沿着地面上的信号行驶,所以被称为“dumb”,而AGV行驶的路径是由智能的地面控制器决定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系统被称为“智能地面”和“dumb小车”。
这些代的导航电路在安装上的花费是昂贵的。因为在AGV所行驶的路径上都需要在地面上开槽,而且在弯道处,开槽的轨迹符合AGV的转弯半径。很多系统都需要埋设4条导线——3条用于导航,1条用于通信。另外,导线中的导航信号经常会受到周围的钢筋或电子信号的干扰。
随着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微电脑和微电子器件的成本,毫无疑问,这对AGV的发展起到了的推动作用。AGV系统中的计算机用于存储指令、做出判断以及执行程序等。实际上,几乎所有由人工控制的物料处理过程,都可以由AGV来完成。AGV能够合理安排生产时序,保存产品清单,管理系统明细,以及控制多种类型的机械系统的所有操作。
市场对AGV需求量可以由AGV生产厂家的增长数量来衡量。上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只有不到6家AGV生产厂家,AGV的型号也不过3种。随着对产品标准化设计的日益重视,到了1990年,全世界的AGV生产厂家达到40多个,车型也超过了15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推动未来AGV的。而AGV使用数量的日益增长,反过来又促进了在AGV研发上加大投资力度。
仓储业是AGV早应用的场所。1954年世界上首台AGV在美国的South Carolina州的Mercury Motor Freight公司的仓库内投入运营,用于实现出入库货物的自动搬运。世界上约有2万台各种各样AGV运行在2100座大大小小仓库中。海尔集团于2000年投产运行的开发区立体仓库中,9台AGV组成了一个柔性的库内自动搬运系统,成功地完成了每天23400的出入库货物和零部件的搬运任务。
在邮局、图书馆、码头和机场等场合,物品的运送存在着作业量变化大,动态性强,作业流程经常调整,以及搬运作业过程单一等特点,AGV的并行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上式场合的搬运要求。瑞典于1983年在大斯得哥尔摩邮局、日本于1988年在东京多摩邮局、中国在1990年于上海邮政枢纽开始使用AGV,完成邮品的搬运工作。在荷兰鹿特丹港口,50辆称为“yard tractors”的AGV完成集装箱从船边运送到几百码以外的仓库这一重复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