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初期,企业往往因为没有取得营业收入等原因,需要办理税务零申报,但不少纳税人对零申报的理解存在误区,容易造成税务申报的异常。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合理办理企业零申报。
什么情况下能进行零申报呢?
零申报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真实申报数据全部为0,可以进行零申报。 零申报并不仅仅指收入为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收入为0就可以零申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果当期没有销项税额,且没有进项税额,才可以零申报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当期未经营,收入、成本都为0才能零申报。
月销售额未达3万元只需零申报?
“我们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月销售收入20000元,可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可以零申报吗?”某公司向税务人员提出了纳税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容易陷入“月销售额未达3万元只需零申报”的误区。实际上,按照相关规定,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同时,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方式是计算出不含税收入,再用不含税收入算出应缴纳增值税,填入申报表相应栏次享受免税。
长期“零申报”危害可不小
1、罚款处罚
有收入就应该纳税,一如既往地零申报,这叫偷税!是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还会被罚款!
2、影响纳入信用等级
1年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纳税信用等级就不能评为A级了,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去享受税收优惠,那更是得不偿失,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
3、发票减量
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并且纳税人持有发票的,则发票就会被税务局降版降量,还要纳税人定期到税务机关进行发票核查。
要我说,零申报虽然可解一时之忧,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公司确实没有应税收入,建议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经营,不想再经营的公司一定要及时注销,避免涉税风险和信用等级降级的风险。
如果要进行零申报,那也一定要按期做账,按时抄报税,如果经常忘记申报,则会被列为“非正常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