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途。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至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登高取物用。在寺庙中,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农家使用的凳子则粗犷、质朴,凳腿一般较粗,看上去质朴坚固。
凳子对 汉族人来说是“ 舶来品”。 东汉末年,西北民族进入 中原,一种名叫“ 方凳”的高型 坐具随之流入。这种凳子尺寸不等,大的约两尺见方,小的也有一尺。虽然外貌总体看来不过就是“长方形”凳子,但样式变化却让人感到“静中有动”,比如明代方凳,有的是一色木制,有的则在凳面镶嵌大理石,还有的采用丝绳、藤条编织软芯,这是考虑到炎炎夏日坐起来清爽宜人。方凳可以与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众多家具中十分重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 储物凳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它是现代人的一项伟大的创作。越来越狭小的 居住空间使得很多人尝试着合理利用空间,储物凳集合 储物箱和凳子的优势,让忙碌而又狭小的生活空间显得 时尚,美观。
凳子比椅子发明的更早,大概起源于汉魏时期。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初是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
凳子通常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并且无底模型易于存放在桌子或柜台下面。相比之下,椅子需要占用更多空间,因此如果你在有限的房间里工作,使用凳子会比使用椅子更为方便。
凳子由于没有靠背,因此坐起来不太舒服,只适合偶尔或短期使用。椅子拥有更多的结构,靠背能够给腰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它能让你长时间的保持一定的舒适感,适合长时间使用。
一般就座时,很多人会习惯将双手垂放或者搭在扶手上,如果是习惯将双手垂放的人,那不妨可以选择那些扶手较低,甚至没有扶手的办公椅子。如果是喜欢将手搭放在扶手上或者整个人缩在办公椅中间这种习惯的话,选择扶手较高的椅子会更好。
要求正襟危坐场合的办公环境,可以配置没有扶手和靠背的椅子,或者选择那些扶手低、靠背低的椅子。如果是比较休闲的场合,就可以选择靠背较高的办公椅子,可以将重心放在背部依靠在靠背上,靠背的高度可以在脖子附近或者在头部中间。
平时要注意椅子凳子整洁干净,每隔一段时间,可用拧干水分的湿抹布将椅子凳子犄角旮旯处的积尘细细揩净,再用洁净的干软布擦干净。使用椅子凳子时,要避免硬物划伤。打扫卫生时,勿使清洁工具靠在椅子凳子上,不要让坚硬的金属制品或其他利器碰撞椅子凳子,防止其表面出现碰伤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