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主要作为绿化观赏树种,一方面它是的彩叶树,本身的观赏价值就很高,红叶李还会开花,是春季观花乔木。其次,红叶李的生长适应性很强,能适应各地区的环境,易于栽植,管理也简单,也适合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
紫叶李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耐干旱,较耐水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碱。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紫叶李整个生长季节都为紫红色,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
紫叶李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其枝干紫红色,叶卵形至倒卵形,褐紫色;4月中旬展叶,11月中旬落叶,终年不变色;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紫叶李一般采取嫁接方法繁殖,但成本高,繁殖慢,易变异,寿命短。近几年,笔者对紫叶李进行秋冬扦插技术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成本低、速度快,扦插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插条准备选择树龄3至4年,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母树。在深秋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取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的粗壮、芽饱满,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按100至200支打捆,用湿沙埋入贮藏。
扦插苗管理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长时间不必灌水,如地膜下土壤干燥,再沿畦沟洇灌一次水。温度降至零下5℃时,应在拱棚外加草帘防冻保温;气温升至0℃后,白天揭开草帘,夜晚四周围草帘;温度达到5℃以上时,白天应打开拱棚,适当放风,防高温灼伤幼苗。3月初,幼苗高3至5厘米时,白天揭开地膜通风练苗,随幼苗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3月中下旬至4月初,注意保持苗床潮湿。4月中旬揭去棚膜,及时施肥、除草。
路边的红李子一般是紫叶李的果子,紫叶李是可以吃的,紫叶李的果实比较小,完全成熟之后口感酸酸甜甜,如果是自己家种植的话,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如果是路边绿化或者是小区进行种植的,吃之定要确认好是否有喷洒农药,而且这些都长期在路边,灰尘很多比较脏,即使是的,食用前也需要进行的清洗。
紫叶李的特点是什么?
1、用途,紫叶李在园林绿化中有极广的用途,适应力强,可列植于街道、花坛、建筑物四周,公路两侧等。
2、适应性,紫叶李的主要特点是耐阴,抗寒,萌蘖性强,对污染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3、外观,紫叶李从外观上看,枝干紫红色,叶子也是紫红色,枝条细长,开展,花瓣稍短,花期4月,果期8月。
4、扦插,紫叶李的扦插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株行距5×5厘米,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搭建塑料小拱棚,利保温、御寒。
紫叶李叶子发黄原因:
1、干旱:北方地区春季一般都是干旱少雨的,初夏也比较干旱直到7月份了才连续下了几场大雨,而到了8月份,降雨量明显减少,导致植株需水量大却供应不足,也有可能出现黄叶现象。
2、土壤:在城市绿化中很多用于绿化的地段土壤层很薄,下面或是建筑垃圾,或是渣土、白灰等,这样的种植地不仅保水性差,水分易流失,而且碱性非常重,会导致植株根系受伤,吸水能力减弱。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紫叶李,也可能叶片发黄。
3、肥料:施肥浓度太高,造成紫叶李烧苗,也会出现黄叶的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枝条干枯,用手轻轻摩擦枝条,其外皮就会脱落。
压条在春天4月中旬~5月中旬进行,在压条上选择适合的部位用嫁接刀划刻两道刻痕,间距约为1.5厘米,然后将刻痕间的表皮进行环剥,环剥后立刻套上塑料袋,并且在下刻痕的下部将塑料袋系死,随后将调好的沙壤土泥浆装入袋中,捏成球形,泥球需要把环剥处包裹住,并且使其处于泥球中部,将塑料袋上口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