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传统青铜器修复的人员呈老龄化趋势,进一步传承面临困难。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包括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在内的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化总结势在必行。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主要包括清洗、除锈、矫形、拼接、刻纹、翻模、铸造、配缺、打磨、作色、做旧等十余道工艺环节。每一道环节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材料,使文物的寿命得以延长。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要求充分掌握青铜器本身的器形纹饰特点、历史流变发展和制造工艺技术,在深研原器的基础上对所有工艺反复磨炼,全面掌握。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氛围中成长的修复师们,不仅以完整的技艺传承为天职,更以前辈们的钻研精神为,力求改进完善每一个环节。
目前流行的说法(存疑)是,青铜器的使用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区,及叙利亚古代TellRamad遗址出土的铜珠等。而据中国现阶段考古成果,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时期的器物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随后的2000年中,金属铜出现于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的核心地区以外的地方,如叙利亚西南部的TellRamad遗址和伊朗西南部AliKosh遗址出土的铜珠等,并于距今8000年传播到巴基斯坦中部的Mehrgarh地区。与此同时,土耳其中部发现了融化或熔炼坩埚,这标志着真正的冶铜技术的出现,但仍有争议。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的研究表明,东欧塞尔维亚早在距今7000年前即开始青铜冶炼,这项工作提出本地可能存在铜冶炼起源的立中心,可挑战欧亚大陆的铜冶炼技术单一地点起源的模式。在塞尔维亚发现的少数铜块和炉渣,经检测为人工冶炼所得。是世界上已知的早“青铜冶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