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多用石材制作,也叫做石柱礅或者柱墩石、柱脚石。古建筑中的通俗叫法石柱礅,它是用来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古建筑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也是不可的。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的防潮作用;又加强了柱基的承压力。所以对垫脚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柱墩石名字起源:承柱的柱基石;柱下的基础。墨子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柱础”一词早便来源于此。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放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减轻柱身承受力后来,人们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所以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椎础的腐蚀或碰损。人们将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的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湿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石柱礅”即包括以上两者。
柱墩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由于石柱礅很接近人们的视线,往往成为艺术家施展技艺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了随朝代变化而变化的多种形制和雕饰,成为我国石雕艺术的大门类。先秦时期大多用卵石做垫脚石。秦代已有方达1.4米整石巨柱础。到了汉代石柱礅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看上去极为简朴。至六朝佛教大昌艺术上增加了新动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从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中的石柱礅看,当时石雕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柱墩石的这种结构和装饰功能在家具中也多有体现,特别是在桌、椅、凳等家具的腿足低端,我们常常会发现它的造型和结构功能与柱础极其相似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华丽的过程,并在明清时期共存于家具上。在早期的家具立柱底部,古人只是安置几个简单的木块;随着手工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家具腿足底部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到明清时期,在家具立柱的底部,又可以看到朴实的造型,例如防“古镜式”石柱礅图片形式,这都说明了石柱礅对家具腿足有相当大的影响。
柱础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化。朝代的更替、文化的交融、技术的进步,都使得柱础在不同时期会形成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柱础石多以青石、花岗岩、大理石刻成。由于石的原料得诸自然,且能长期保存,我们长城石雕制作的柱墩石细腻与精良的雕工使得这些柱础石等石雕构件与建筑及其环境融为一体。材料质感和景物协调一致,给人以庄重和美的享受。
石材雕刻加工的柱础石也叫柱顶石和柱脚石,这是古代建筑中的构件,俗称磉盘,到了宋代称为柱础石。柱础石的作用是将柱身的重量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这样也稳定了柱子的安全性和牢固性,再者石柱础石高出地面起到了防潮和防止柱脚腐蚀和碰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