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火锅流行的废墟风、市井风、社区风等,除了风格差异,本质是为了让顾客沉浸式放松吃饭。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3.5分的餐厅虽然没有设计师设计,但接地气、原生感的环境同样让人松弛下来。年轻人通常喜欢与朋友、同事一起外出用餐。3.5 分餐厅可能是他们聚会、社交的场所之一。在这些餐厅里,他们可以轻松自在地交流,不必担心过高的消费或过于拘谨的氛围。
难找的江景风,自己成了一抹景
“难找风”在2023刮得很猛,有些火锅店变得喜欢跟顾客捉迷藏,即便顾客按图索骥,过程仍并不顺利。
说到难找,不得不提洋马儿火锅,创始人没啥钱,临街旺铺贵,转让费又多,于是,格局打开,走向重庆江边,将一个早已倒闭多时的咖啡馆重新装修,开了个火锅店,但创始人丝毫没有考虑顾客方便问题,很多顾客按照地图前来,但见长江送流水,不见任何火锅店。多亏创始人心眼活,请附近居民吃了三天火锅,告诉他们,遇到找不到的顾客,就带着他们来。随后,洋马儿火锅又以“重庆难找的火锅店”作为噱头,猛赚了一波流量,“难找风”也变成了顾客社交平台上的“江景风”。足见,难找不是劣势。
一半城市,一半森林,沉浸式吃火锅
树林中、鸟巢下、窗台前,随处可见顾客吃火锅的身影。开在公园里的殷火锅,吸引了众多吃货和探店达人前来,有人称之“沉浸式东南亚森林风”,颇有度假氛围。
火锅店与公园相融合,令人依稀身处热带雨林;殷火锅分两层,一楼内外皆可坐客,二楼的设计是个鸟巢,还有礼堂式包间,坐50个人没问题。当然,公园火锅非殷火锅,只是殷火锅的设计很有调性,符合年轻人审美。像玛歌庄园也是类似逻辑,而且拓宽了餐饮边界,将文化、旅游、文创、表演、餐饮等相融合,给人体验相当丰富多元。打造场景,体验越多元越好,对于顾客而言,吃火锅就是“一票通”,本意是吃,却看到如此之多的好玩东西,超出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