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包括外协件)检验
采购物资进公司后,仓管员要求供方并按位置放置,清点品名、规格、数量、制造单位等。
仓库通知检验员。检验员到现场对实物进行取样或检验,并按检验作业书进行理化性能检验或试验,将结果反馈给采购员并由其填写《进货验证记录》。
必要时可进行材料的试验分析,由检验员报部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抽检分析。
检验合格的物资粘贴合格标志,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当合同规定在供方货源处进行验证时,相关部门提前沟通好,安排检验员到货源地,按正常检验流程进行验证。
进货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外观检查、工艺验证、提供合格文件等方式。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依照进货验证规程中规定的验证方式进行。
校准/验证记录
对所有量具、测量和使用装置,由品质部按《记录控制程序》保持记录:
a) 按工程更改进行的修改(如适用)。
b) 当接受校准时,任何偏离规范的读数。
c) 在校准后,符合规范的说明。
d) 如果可疑材料或产品可能已被发运,通知顾客的记录。
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应在《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上登记量具使用位置。
当操作工在任何情况下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失效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品质部进行处置,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同时,生产单位应对原采用该测量设备检测的产品进行隔离和标识,并重新测量评价;对其所测已交付或发给下道的产品应通知顾客或下道。
对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装置,由品质部通知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并保持记录:
a) 对不合格的测量装置进行标识和撤离现场。
b) 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后续措施。
c) 对已发运的可疑产品通知顾客,并采取后续措施。
对本公司能修理的自制量具,由品质部组织按《基础设施控制程序》要求进行修理。对本公司不能修理的量具,由品质部联系外送修理。修理后的量具应按4.2要求再次检定。
产品审核依据:
a) 产品图纸或其它工艺文件;
b) 包装规范;
c) 检验书、检测设备操作规程等。
d)《产品审核管理规范》。
公司为供应商绩效评价过程准则,以便确保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内部和外部顾客要求。
至少应监视以下供应商绩效指标:
a)已交付产品的符合性;
b)在接收工厂对顾客造成的干扰,包括整车候检和停止出货;
c)交付排程的绩效;
d)*额运费发生次数。
如顾客有所规定,组织应视情况在其供方绩效监视中包括:
e)与质量或交付有关的状态顾客通知;
f)经销商退货、保修、现场措施以及召回。
公司供应商管理方法中应包括一个第二方审核过程。第二方审核可以用于:
a)供应商风险评估
b)供应商监视
c)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d)产品审核
e)过程审核
基于风险分析,包括产品安全/法规要求、供应商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组织至少应对第二方审核的需求、类型、频率和范围的确定准则形成文件。
公司保留第二方审核报告的记录。
如果第二方审核的范围是评估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则方法应与汽车过程方法相符。
作业准备的验证
公司QP8.5.2《作业准备的验证书》 ,以 :
a)当执行作业准备验证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例如:作业初运行、材料更改或者作业更改;
b)保持有关准备人员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c)适当时采用统计的验证方法;
d)适用时,实施首、末件确认;适当时,应该保留首件以与末件比对;适当时,应该保留末件用于与后续运行中的首件比较。
e)保留作业准备和首末件确认之后过程和产品的批准记录。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QP8.2.1《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控制顾客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确定评审更改。
1顾客沟通
顾客沟通的内容包括:
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合同变更;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d)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e)关系重大时,**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针对顾客,公司应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方式(如计算机设计数据、电子 数据交换等)沟通
必要的信息,包括数据。
1.1顾客沟通-补充
公司按顾客同意的语言进行书面或者口头沟通。
公司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形式来沟通必要的信息,包括按顾客规定的计算机语言和格式的数据(如:
计算机设计。电子数据交换)。
书/表单分析整合编订
1.各项作业程序所需的作业或说明文件、技术资料、检查要领书的建立。
2.各项作业程序执行时所需的记录表单
凡作业所需/技术文件、检查要领及表单皆于此建立完成。
公司各项作业的品质皆能获得认证,而加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