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
技术规范》相关要求4.4章节洗涤用水、
设备及用品要求中明确规定:
4.4.1、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用品与设备应满足工作需要。
4.4.2、洗涤用水的卫生质量应符合GB5749要求。
4.4.3、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
4.4.4、宜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4.4.5、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宜装备隧道式洗涤机组。
4.4.6、洗涤剂、消毒剂及消毒器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感染性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
2.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3.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
4.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洗涤。
5.布巾、地巾宜单洗涤、消毒。
6.宜选择热洗涤方法。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热洗涤方法按附录A执行。
7.所有脏污织物的洗涤方法应按洗涤设备操作说明书和附录A执行。
8.若选择化学消毒,消毒方法应按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和WS/T 367执行。
9.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
设备。
10.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11.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人洗涤设备内。
12.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13.对需实施消毒处理的医用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完成。在选择含氯消毒剂等腐蚀性较强的 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为尽量减少对织物的损害,应预先确定大可接受水平即适宜的有效浓度.
14.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热洗涤消毒方法,并根据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热洗涤消毒方法,并根据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15.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消毒处理可在预洗或主洗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不作重复处理。
侧进前出倾斜式卫生隔离洗脱机主要功能:
1.采用侧进(装载)前出(卸料)的双开门结构,装载时操作者是由上向下装料,利于装满;卸料时与普通洗脱机相同,可以利用“取衣”功能使洗涤物中转笼中被提升,大幅省力;
2.单仓式转笼,装载均一次完成,不需要称重,洗净率高,省时省力;
3.电脑控制,30套洗涤程序,洗涤结束和取料结束均有提示音,使用更方便;
4.高安全性,两门自锁并互锁,避免了误开门,卸料后转笼门自动对好侧门,开门即可装料;
5.机械制动,确保侧门开启时转笼不转;并有点动功能;
6.悬浮隔振,无装料底限;
7.高速脱水,为后续烘干熨平节能省时;
8.内部接触水的零部件和外壳围板等全部采用304不锈钢;
9.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