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各样的接口层出不穷,有充电接口、数据传输接口等等众多类型的接口,但是USB接口的使用量是很高的,特别是采用Type-C接口的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也越来越多,而且占比是还在增加的,Type-C就是一种小而强大的通用型USB接口,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然而产品在使用时,对防水具有一定的要求,若防水性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则会发生漏电或者短路危险。
Type-C接口的产品体积较小,对于大多用于数据线或者充电线的Type-c接口防水测试是比较好做的,一般是做一个和接口外形一样的凹槽式USB接口防水检测治具,将type-c接口插入就可以直接开始USB接口防水检测。对于柔性板上的Type-c接口,不容易固定成为防水检测的一大难点,还是在于Type-c接口防水测试治具上,这次的type-c接口的USB接口防水检测治具就需要有辅助固定作用了,USB接口防水检测方法是一样的。具有IP67防水性能的Type-C接口或者说USB连接器已成为各种产品的新标准,因为它们可提供无处不在的可靠性,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快的数据传输,因此就有必要做好Type-C接口防水测试,这样才能使得产品很靠谱的使用。
USB接口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接口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接口可连接127种外设,如鼠标和键盘等。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等多家公司联合在1996年推出后,已成功替代串口和并口,已成为当今电脑与大量电子智能设备的必配接口。
USB是英语:UniversalSerialBus的缩写,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新一代是USB3.1,传输速度为10Gbit/s,三段式电压5V/12V/20V,大供电100W,新型TypeC插型不再分正反。
防水级别通常划分为ipx1~8级,数字越大防水越好,为解决设备泡水后不发生故障,通常需达到ipx7级,在1米内的水位中,能够沉浸一段时间而不受影响,usb type-c防水插口若小于此级别,则难以确保设备落入水中拿出来后,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另外防水的级别越高,越难实现。
USB总线接口处理电气层与协议层的互连。从互连的角度来看,相似的总线接口由设备及主机同时给出,例如串行接口机(SIE)。USB总线接口由主控制器实现。USB系统用主控制器管理主机与USB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它与主控制器间的接口依赖于主控制器的硬件定义。同时,USB系统也负责管理USB资源,例如带宽和总线能量,这使客户访问USB成为可能。
USB驱动程序(USBD)它在UHCD驱动器之上,它提供驱动器级的接口,满足现有设备驱动器设计的要求。USBD以I/O请求包(IRPs)的形式提供数据传输架构,它由通过特定管道(Pipe)传输数据的需求组成。此外,USBD使客户端出现设备的一个抽象,以便于抽象和管理。作为抽象的一部分,USBD拥有缺省的管道。通过它可以访问所有的USB设备以进行标准的USB控制。该缺省管道描述了一条USBD和USB设备间通信的逻辑通道。
前置USB接口要使用机箱所附带的USB连接线连接到主板上所相应的前置USB插针(一般是8针、9针或10针,两个USB成对,其中每个USB使用4针传输信号和供电)上才能使用。在连接前置USB接口时一定要事先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和机箱说明书中与其相关的内容,千万不可将连线接错,不然会造成USB设备或主板的损坏。
硬盘盒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其大优点是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USB有多种标准:一种是USB1.1接口,其传输速度只有12Mbps,一种是USB2.0接口,其传输速度高达480Mbps。还有一种是USB3.0接口,其拥有比USB2.0更快的速度。当前的主板上的USB都支持USB2.0,但USB 3.0只有二十一世纪初较新的主板才能支持,但USB3.0向下兼容US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