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的作用
1.安全驾驶,避免事故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栽植花草、树木带,夜间可以遮挡住对向车道迎面车光,避免眩光效应,借助公路沿途连续性的花木带,可以显示出公路地形变化情形,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有助于引导视线,降低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可以对交通事故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灾难程度。
2.稳定路基,保护路面
高速公路路堑、路堤等边坡的稳定可利用植物进行防护。植物有盘根错节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路基边坡进行绿化后,植物的承雨作用,枯枝落叶层的吸水和根系的固土作用可减少和分散地表径流,降低地表的流速,减轻径流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起到路基面稳定的作用。同时,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减轻路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净化空气,减少污染
中央分隔带、碎落台、护坡道、路基边坡以及两侧的绿化带与高等级公路相互衬托,共同形成了一种景观,在美化公路的同时,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对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排出的大量废气、温度进行调节和净化,减少风蚀,降低噪音。据相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原则
1.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因段制宜
选择的植物品种不但要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还应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瘠薄、抗污染、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等特点。选择树种和草种应考虑适应性和抗逆性,提倡选用本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为了提高绿地建植速度和群落稳定性,可采用混播和草、灌、乔相结合的技术。根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差异,区别使用冷地型或暖地型植物。避免在大范围内种植单一植物或品种,以防病虫害沿线传播;还要注意植物相生相克、净化空气等特点,趋利避害。
2.人文风俗和经济适用性的统一
根据设计路段所在区域的人文状况设计绿化植物,要从两个极端考虑问题,当地人特别喜爱和特别讨厌的树种是设计的大忌,设计特别喜爱的绿化植物无疑增加了看管的难度,设计特别讨厌的树种会产生不必要的对抗气氛。这些都增加了不必要的绿化难度,影响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