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一般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常见雕刻石材,有花岗岩、青石、汉白玉等石材。石碑既有记事、记人的功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具有记载历史的价值。由于书写文字的纸张、布绢以及早期的竹简、木简都没有石材坚实,所以尽管石碑文字不可能长而全,但它仍具有验证和补充历史的重要作用。
石碑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碑是立在宫殿、陵墓或寺庙中记事的石块。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1、碑首早期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这大约与周代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自魏晋以后碑首逐渐发展成盘蝻纹装饰浮雕。
2、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碑的正面叫“碑阳”。以刻文字为主。古代刻碑的通例是碑额为标题。采用隶书体。称为“题额”;采用篆书体的。称为“篆额”。碑的背面叫“碑阴”。
3、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称为“趺”。早期的趺座为简单的长方形,四面各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去世后都要立碑,并且要在上面刻死者姓名,经历事迹,墓碑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传统立碑
从古至今,人们偏爱立碑居多,这种墓碑几乎占据了中国现存墓碑总量的百分八十以上。这种碑型的造型为长方形,短边部分为上下,长边部分为左右,在古代,石碑几乎都是这种形状。这种墓碑的好处是拜祭的时候可以很好地看清碑文上面的文字;并且古人讲究高人一头,墓碑如果高一些,身份地位也会比较高。传统立碑仍然是许多人的选择,也是人们容易接受的碑型。
现代墓碑石材常用的花岗岩为黑色、灰色以及白色等这些表面颜色一致的石材,且抛光面无色线杂质。当然,部分大理石也会被用作石雕墓碑的材料的地板,例如五莲红、槐花绿。每一套墓碑的形状、尺寸都不尽相同,因此并不能完全采用流水线的机械设备加工,只能根据石材墓碑的规格各种的不同形状使用不同的加工方式。现在为了节约土地大部分石材墓碑都在1.2米左右和1 米左右的规格,墓碑的选材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在石材墓碑墓群的选材上应尽可能地象似,这样才能墓碑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山东墓碑产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逐渐地选定了几款常用的材质:中国黑、蒙古黑、山西黑花岗岩、五莲红、汉白玉、芝麻白等石材,这些石材外表稳定,密度相近且颜色纯净,非常适合做墓碑。
当然,由于石材是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新的石材或是其他更好的材质来替代石材作为墓碑的主要用材也并无可能。我们都知道墓碑常用的石材有中国黑、青石、山西黑、五莲红、汉白玉、槐花绿等各类花岗岩或者大理石,不同的石材外观颜色不一样,所制造出来的墓碑观赏效果也不尽相同,代表的寓意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