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据悉,国际金银价格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银元可谓涨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袁大头”也能保持稳定的价格不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此外,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据了解,袁大头银元包括四种规格,分别是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均有铸造。其中,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壹圆较为常见,民国八年的则较少。
银元,又称银币、 洋钱, 清代为“龙洋”、“大洋”, 民国“大头”居多, 为袁世凯、孙中山大头像。孙像开国纪念币又称“小头”,背帆船又称“船洋”。“民国开国纪念币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1910)清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由于辛亥革命爆发,清迅速覆亡,所铸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故终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无成色、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
这期间,除10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已陆续投入生产。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其方案经反复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故年号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的意见,也一直没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汉字行名仍沿用马文蔚的书体,但汉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在民国的袁大头银元里面,主要有三年,八年等版本,近些年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崛起后,民间出现了很多人开始回收袁大头银元,那么一枚银元到底能值多少钱呢?其实在我们看来,袁大头银元的每一个版本价格都不一样,版本决定这收藏价值。
作为袁大头银元的收藏价值,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币一样,如果有特点,数量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例如:甘肃签字版袁大头,也就是说在袁大头银元的背面添加上“甘肃”二字,据介绍这枚银元在全国不会超过1万枚,所以现在的收藏价格要其它版本。
袁大头银元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银币”。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当时,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于是发布《国币条例》,毅然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