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栏杆是中国传统古建当中为常见的组成部份之一,无论是 亭台楼阁,还是 小桥池畔,都离不开石栏杆。尤其在园林景观当中,石栏杆更是可或缺的元素。石栏杆早的多用于 须弥座式 台基之上,石栏杆一般由望柱、 栏板和地袱三部份组成。望柱分为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柱身的造型多为方正。柱头的形式种类很多,我雕狮子柱头、雕圆球柱头、雕莲花柱头、莲瓣柱头、 云龙柱头等。望柱与望柱之间的栏反,是整个石栏杆所占面积比例大的部分,也是石雕工艺装饰的部位。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也雕不一样的图案,如花鸟 走兽、 吉祥图案、也常刻传统神话传说的图案。
望柱分为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柱身的造型比较简单。柱头的形式种类很多,隋朝至元代多雕狮子、明珠、莲花,明清官式作法有莲瓣头、云龙头、云凤头、石榴头、狮子头、覆莲头、水纹头、火焰头、素方头等,民间风格的柱头形式比较自由。只有宫室才能采用龙凤柱头,民间不得使用。望柱与望柱之间的栏板,是整个石栏杆中所占面积比例大的部分,也是石雕工艺装饰的部位。
寻杖栏杆,又叫禅杖栏杆,栏杆上部横置的扶手如禅杖,故名。常见栏板分为透瓶栏板和束莲栏板,尤以透瓶栏板为多。自下而上由面枋、净瓶和寻杖(禅杖)三部分构成。面枋上一般都雕刻花纹为饰,故称为华板。面枋上面是净瓶,一般雕刻为净瓶荷叶或净瓶云子,也有的雕刻为牡丹、宝相花等形式的。寻杖上一般起鼓线,不作雕刻。
一般柱身加工与栏板的花板加工(图案部分)加工流程基本一致,多为线雕,喷砂,浮雕三大类,透雕也有,较为少见,透雕多用于工艺品,个人认为,用在石栏杆上有点画蛇添足。所谓线雕,比较多见的的就是柱身或栏板的花板部分上,刻画海棠形线条,(见海棠石盆形状)。有双线条(一圈大海棠线条里边再套一圈小的),也有单线条的。这个是为普遍的柱身造型,算是石栏杆柱头的标准配置吧。
因为花岗岩硬度高,加工难度大,加工费用高,所以浅喷砂是既能呈现图案也能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因为加工难度大,所以花岗岩石栏杆也多用分体结构,即扶手,云瓶,花板分开加工的方式,否则扶手,云瓶,花板使用一整块石料,需要把花板与扶手之间掏空,成本自然而然就高了。
现在的花岗岩石栏杆或者普通 石栏板 在外部造型与构图形式上要受制于建筑构件的形式。由于石栏杆装饰初都是由对建筑构件的加工锻造而出现的,即建筑装饰是着眼于实际功能的,是源于建筑构成对象的,石栏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反复推敲,有了美观装饰和实际防护作用,这样,附着于建筑各部分构件的石雕装饰就有了相应的定型化形态,石栏杆在建筑构件也就很少是单一、纯粹的建筑构件及其分部形式,而“总是在经过各种由头、思绪或象征意味的再创造中,石材栏杆具有了传统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或‘建筑构件装饰化’常用装饰的现象和特征”。
石栏杆图片中故宫的栏杆当然也是经典代表,故宫是我国大的古建筑宫殿群,传承了历史文化,记载了历史变迁,也成为建筑的“博物馆”代表。从故宫的栏杆雕刻看,多半都是以汉白玉为主,雕刻的风格相辉映,更具有一种浑厚以及威望感,雕刻也都以龙凤等形象为主,彰显大气。
栏杆的建造应用比较多,在各大古建园林中也都有很好使用,装饰性与美观性、实用性都比较好。园林中的栏杆建造采用了背靠式为主,也就是加入了坐凳的形式,便于游人们休憩,对栏杆的功能性要求比较高,安全性也都比较讲究。
河道石栏杆也有古建复古风格的。古建风格的河道石栏杆的栏板多为雕刻浮雕,有梅兰竹菊、荷花、蜻蜓点水、荷叶翠鸟、戏水、各种花草鸟兽浮雕。河道石栏杆也可以折射反应石栏杆、石雕的美感,流畅的石栏杆抛物线形式具有强烈的动感和美感、石栏杆刚劲有力却富于变化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