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景观用途: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树种。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叶后,枝条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国画韵味。 刺槐经济用途:刺槐木材坚硬,耐水湿。可供矿柱、枕木、车辆、农业用材;叶含粗蛋白,是许多家畜的好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刺蜜色白而透明,深受消费者欢迎;嫩叶花可食,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绿色蔬菜;种子榨油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除了在平原地与杨单行混交外,与其他树种均作带状(4~6行)或块状混交,如刺槐抑制其他树种生长,亦可提早采伐或平茬成灌木状,以庇护地面。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修枝、疏伐和防治病虫害。修枝可在秋、冬、早春或麦收前(5月)进行。刺槐林开始疏伐的时间大约在造林后4~6年。在同龄纯林中采用下层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平原地株行距整齐的林分,多采用机械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异龄萌蘖林及异龄混交林中,采用上层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见疏伐)。生产小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10~15年,中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20~30年。速生丰产林可定在10~15年主伐。主伐后可进行萌蘖更新,雨季前把根株挖出来,促使根蘖多萌发,苗木生长旺盛。采伐的第二年早春定株,每公顷保留2490~3300株。
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除治种蝇、金龟子、大象?、立枯病、炭疽病。对侧枝旺盛的苗木,夏季摘心或打掉部分叶子,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及时间苗,一般苗木每公顷留12~15万株,“四旁”植树大苗每公顷留3~6万株。造林:平原地多采用穴状或带状整地,深度0.6~1.0米;山地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和穴状整地,深度0.4~0.6米;盐碱地则修筑台田、条田和开沟筑垄等整地方法(见造林地整地)。带干栽植大多在“惊蛰”到“清明”芽苞刚裂开露绿时,苗木越是高大,造林时间越应晚些。截干栽植留干高度1~3厘米,在秋冬季或早春,干不能露出地面,埋土高出根颈2~3厘米,不可太深。栽植后要浇水,否则要将土壤踩实或砸实。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每公顷栽植3300~4950株,中等立地条件的用材林每公顷栽植2490~3300株,立地条件好,集约经营的速生丰产林1665~1995株。刺槐顶芽萌发力弱,每年由侧芽抽出壮条代替顶梢,因此稀植的刺槐枝杈多,干形不通直圆满。幼林保持较大的郁闭度(0.7左右),可培育出优良干形。刺槐是优良的伴生树种,可与多种杨树、旱柳、泡桐、白榆、苦楝、麻栎、臭椿、油松、侧柏及紫穗槐等混交。
刺槐的栽培品种,可进行嫁接繁殖,砧木可用刺槐的实生苗。大苗培育定苗后要及时除蘖、修剪,促使树干和冠形的形成。对生长不良和弯曲的苗木,可截干处理,使其另生萌条,以此培育成壮直的主干。大苗定植后,要设立支柱,防风倒和折断。移植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芽萌动前进行,不需带土球,可裸根沾泥浆进行移植。
【苗木繁育】可用播种、扦插、根插、分蘖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其他方法因较繁杂、产苗量又低,故生产上少用。 播种繁殖刺槐实生苗3〜5年生开始幵花结实,10〜15年生大量结实。花期5月,果熟期11月。果实为荚果,条状.成熟时赤褐色、质硬,宿存枝梢。 采种:选10〜20年生、速生、干直、冠形丰满、无病虫害的植株为采种母树。及时采收成熟果实,将采集的果实摊晒并经常翻动,经敲击、脱粒,取出苗木种子,再经风选或水选,除去果壳等杂物等得紫褐色的纯净苗木种子。苗木种子干藏或密封低温贮藏。千粒重16〜25克,发芽率为70%~90% 播种:播种地宜选髙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刺槐种皮坚硬,通透性差,如播种前不处理,播后需20天左右发芽,甚而当年不发芽,同时硬粒苗木种子比例可达15“以上。因此春播前宜进行浸种,方法是:用60〜801温水浸种,冷却后换清水,再浸,苗木种子吸水膨胀。对未膨胀的硬粒苗木种子,再用601'温水浸种,然后用3倍量的湿沙和苗木种子混合堆积催芽。苗木种子堆上盖湿润的覆盖物5〜7天。当有30%的苗木种子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也可在秋季将苗木种子和湿沙层积贮藏至翌春播种。 春季条播,条距50〜60厘米,播幅10厘米.播种深度1厘米。播后覆土、、浇水。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3千克。播后5〜7天苗出土。 播种苗管理:待长出2片真叶时间苗。间苗要及时,否则苗木易产生大小两化。幼苗生长迅速。速生期每隔15〜20天结合灌溉追肥1次,加强松土除草。幼苗怕积水,雨水过多要排灌。当年苗髙达2米以上。在具备自动间歜喷雾设备的条件下,刺槐可进行扦插繁殖,也易生根成活。
刺槐为蝶形花科剌槐属苗木。又名洋槐.德国槐等。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近卵形,小枝光滑、较脆,在总叶柄基部常有大小、软硬不等的2个托叶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先端钝圆,微有凹缺。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白色。荚果扁平。苗木种子肾形.硬.黑色。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黄淮流域为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