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殿是民间流行的道教活动场地,俗称做道场,它是道家设坛祈祷的一种仪式,是道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法为净心洁身使人。它包含着很多道家文化,礼仪修养音乐等,为信众祝福、增寿、开业庆贺、神像开光、拜太岁、祭北斗、消灾解难.调节人的命运、并运用高功做法于神合一、解亡者早升天界各的神像和坐落位置在整个十方院的中轴线上由外及里,依次为灵官殿,玉皇殿,三祖殿,三清殿,排列两厢的东侧为慈航殿、药王殿,西侧依次排列为元辰殿、财神殿。
轴线,一般多指物体的中心线,但在建筑设计手法中,轴线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建筑中的轴线是指建筑形象所交代的空间和实体的关系,由这种关系,在人的视觉上产生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到”的轴向。合理的建筑处理这种轴向感便能合乎意图。
道观通名的选择和建筑规模也密切相关,人们一般从通名就可以断定该道观的建筑情况。因为在这些通名中,“宫”和“府”的规模相对大,而且是比较豪华的建筑,如“永乐宫”“青羊宫”“天师府”:“观”和“院”的规模次之,但也是有一定的建筑规模,如“嘉应观”“玉泉观”“抱朴道院”等:“庙”的规模相对小,有的小到只有一个建筑物的程度,如遍布各地的土地庙、水神庙、城隍庙等,其中就有一些只有一间屋子大小。所以从规模上看,道观的命名也是有严格的标准。
道家出于对科学的探索与星占的宗教政治诉求和需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而形成了夜观星象的传统。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只是规模较小,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道教宫庙称“观”或者"庙"或者"宫",而不称"寺",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从道家“”、“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道教经书中解释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于道果。”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这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