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钱是中间有方形孔洞的圆形钱币,由圜钱(环形钱)演变而来,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方孔钱以燕国明化为早 [2],民国的“民国通宝”铜币晚。这种钱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
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常见的一种。由于发行时间和发行量均远大于刀币,贝币,圜钱等其他种类的钱币,方孔钱和中国古钱币这两个概念经常等同。
秦朝以后两千多年间的钱币,除王莽一度行刀币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钱为“方孔钱”,也被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兄”的出处为西晋鲁褒著《钱神论》以讽时弊,拟钱为长兄,字曰“孔方”。方孔钱是由圜钱演变而来的,以秦朝的“半两钱”为早,民国时期的“民国通宝”为晚。
“开元”为开新朝新币之元意,“通宝”意即通行宝货。“开元通宝”钱的铸行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标志着五铢钱的结束和通宝钱制的开始,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并沿袭近1300年。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六年(1408年)开始铸造的年号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永乐通宝也成为600年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
铜钱性刚,五行属金,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因此,铜钱具有的化解煞气的作用;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备,因而具有扭转乾坤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