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区块链平台:建设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协同搭建碳排放数据存证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碳排放数据资产包。建设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林业碳汇系统,实现碳存储综合管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融合高分数据和政务、企业和行业等大数据分析、核算,对碳排放与碳存储、碳汇及双碳时间、路径等进行碳评估监测、探索建立碳评估核算体系,为减碳降碳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打造城市双碳综合存证监管平台。
三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块链溯源平台:围绕三明国家地标产品(沙县小吃、建莲、永安莴苣、尤溪金柑、茶油等),基于国密算法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搭建统一标准和安全体系的溯源系统。以微服务架构搭建业务中台、产业供销B2B平台,低成本定制多元化业务场景需求。基于产业区块链数据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从生产后端、业务中台、销售前端、产业金融为一体的数字农业经营生态系统。
三明种业监管服务区块链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建设三明种业服务平台、种业信息档案业务系统、区块链底层监管系统和区块链浏览器、平台预留数据分享接入数据接口,全面提升监管部门治理水平,服务区域种业建设,促进种业监管数据的共建和管理,创新治理模式和监管体系,优化三明种业市场监管环境。
稻种育繁推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集育种、种子生产、加工、销售、推广于一体的区块链平台,加快推进企业种子从制种、育种、扩繁、流通、交易、售后等环节信息上链,实现种子“育繁推”全过程数据信息完整、公开、真实、可追溯。优化企业种子的自主创新和流通效率,从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保障供应和质量,种子品质安全和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和种子市场竞争力。
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坚持适度原则,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促进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面向智慧工厂、智能电网、车联网等领域探索5G虚拟专网建设。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5G接入网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逐步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偏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网络格局。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在城市及乡镇进行10G-PON及以上端口的规模部署,持续扩大千兆光纤覆盖范围。加强网络各环节协同建设,提升端到端业务体验,积极引导宽带用户向千兆速率宽带升级。
推进IPv6规模化改造部署。稳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支持IPv6协议升级改造步伐。运维保障、网络安全工作与IPv6同步规划、建设、运行,确保网络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加强交通运行数据的积累和挖掘,积极探索智慧交通等新技术应用,用新技术为传统交通运输赋能,推进科技治超系统建设,完善治超工作科技信息网络体系,强化科技治超手段。
“双千兆”网络部署工程:坚持适度原则,实现城市人口密集区、生产聚集区、交通枢纽、大型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热点景区等应用场景的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推动5G向有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延伸覆盖;围绕工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垂直行业的应用需求,推动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落地;加快千兆光纤网络部署,推进10G-PON端口规模部署,并逐步向50G-PON及更高速接入技术演进;积极丰富千兆光纤应用场景,聚焦智慧家庭、工业(产业)园区、学校、医院等场景加强千兆应用创新,促进千兆用户家庭普及率提升。
推进数字治理领域协调发展。发挥数据生产要素创新引擎作用,推进三明市数字治理、数字社会治理、数字经济治理、数字文化治理与舆情治理等领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三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力争建立“专特新”数字治理三明模式。
打造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面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坚持“一网通办、一端全办”理念,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实现一站式业务受理、全流程网上办事。打造线上线下同步发现、协同解决的治理新模式,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集成指挥和全流程事件处置的综合监督,推进各类部门单位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力量成建制入驻、集成化服务。
推动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争取政策先试,汇聚行业数据资源,深化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融合,探索本地国有企业合作、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资产管理运营、数字贸易、数字技术创新等管理制度、模式创新,构建完善的治理服务产业化运营生态。
加快推进数字生态建设。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服务再提升。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武装生态环境监测,助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
差异化发展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坚持“事业+产业”“产业链+”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在各个社会事业领域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水平,以数字技术助推监管、平台自治、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构建,通过数字化治理激发“数字三明”发展活力,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哺社会治理。积极参与年度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加强培养网络信息安全人才,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