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和排水设施
(1)、沟槽采用放坡开挖。边坡1:0.33。沟槽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cm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士、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两侧不进行边坡支护,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2)、槽边堆土高度不宜1.5m( 堆士边坡内侧按照1:1.5控制),在电杆、变压器附近堆十时其高度要考虑到距电线的安全距离,离槽边距离不得小于1.2m,施工机具设备停放离沟槽距离不得小于0.8m。
铺设管道
(1)、管道安装采用吊机下管、稳管,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门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插用清水刷净。
(2)、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为避免因紧密相接使管口破损,并使柔性接口能承受少量弯曲,管子两端面之间应预留约 1 厘米的间隙。
(3)、排管前需检查混凝土基础的标高、轴线,清除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在基础上弹出排管中心线。标高经复核后方可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
( 4)、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枕,垫尖、管道不得左右晃动。
(5)、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撑柱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管节铺设采用起吊设备在垂直方向品管,采用两组手扳葫芦在管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拉管.
(6)、排管铺设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管枕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管道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
管道中心线允许偏差: 20mm ;
管内底标高允许偏差:-10mm~ +20mm ;
承口、插门之间外表隙量允许偏差: < 9mm
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用于工程的钢筋无节疤,不弯曲和没有其它破损。钢筋保持清洁,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泥土、油漆、混凝土垢及任何可能影响混凝土与钢筋间结合的其它材料。堆放钢筋的场地上方要遮盖,钢筋放在木板和支墩上,离地净距大于15cm。
(2)保持钢筋保护层的垫块用与现浇混凝士同等强度、颜色和配合比的混凝士制成
(3)钢筋的安放要求确保位置正确并牢固地固定,保护钢筋位置的支托为同等钢筋或相适应的其他钢制品。绑扎钢筋的金属丝为20~22#的软铁丝,所有钢筋的交叉处均用软铁丝扎牢,其端头弯入混凝土中。
(4)施工中先将直钢筋切割到要求的长度,由经验丰富的钢筋工进行冷弯。严格按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钢筋的切割、冷弯。
( 5)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钢筋焊接作业
6)无论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或以后都不得将已绑扎的钢筋弯曲或拉直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吊料斗入模,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如下
(1)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 2)浇注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上层混凝混凝士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
( 4)浇筑混凝士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还应第二遍压光或拉
( 6混凝士达到一定强度后,要及时洒水美护,天气干燥时还应覆盖养护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
(1)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要求不高时直接将管砌入井壁中连接即可。
(2)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应在回填后在与检查井连接,防止因温度变化管道缩涨而破坏共壁结构。
施工时,共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济筑,共底基础板为双向受力,采用钢筋笼施工。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线底部接顺,共底基础与相邻管道基础同时浇筑,使两者基础浇筑条件一致,同时能减少接缝,避免了因接茬不好的因素,产生裂缝引起不均的沉降。依据标准图集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