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是佛教寺庙中常见的一种佛塔,也是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宝塔一般由多层建筑构成,形状高大而精细,通常用于安放佛陀的舍利或重要的佛教经典。宝塔象征着佛教智慧的宝藏,也是信众朝拜礼佛和修行的场所。
塔身,位于塔基或塔座之上,是佛塔的主体。塔身既是建筑造型的,也是佛塔寓意的集中部件。表达和解读塔身的符号寓意,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佛塔作具体分析。
塔身的造型常常不是几何形制的直接变换,而是若干已经“固化”了的制式。从符号学角度考察石雕佛塔塔身的制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类是模仿佛教法器的形态作为塔身的制式,包括复钵式、钟鼓式、宝箧印式、经憧式、转经轮式等5种佛塔,其塔身都是模仿佛教法器的形态作塔身的,可以称为仿法器佛塔。
第二类是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楼阁、亭阁的形态作为塔身的制式,可简称为仿楼亭佛塔,通常归纳为3种。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楼阁式又派生出密檐式佛塔。
第三类为特殊类型石雕佛塔,包括五轮塔、无缝塔(卵塔)、碑形塔、球形塔、花式塔等5种,它们塔身造型各有特色,不便于归纳为上述、第二类佛塔,单列为特殊类型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