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C60联系人冯伟光
急凝
混凝土凝结速度快,这种现象比较少见,水泥中C3A水化速率快,可以短时间内凝结,但水泥中掺有石膏,可以有效抑制C3A的水化防止水泥急凝。但水泥中C3A含量偏高或活性大,石膏含量不能有效抑制其水化也会造成急凝。

混凝土里面都有什么成分呀?
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硬化后产生强度满足结构要求,用于各个建筑领域。
1、砂子:填充石子的空隙,减少水泥浆干缩。
2、水和水泥:形成水泥浆而填充砂石的空隙,并包裹在砂石的表面,将砂石紧紧粘在一起,硬化后形成混凝土。
3、石子:起骨架作用,抑制水泥石的体积变形,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
4、外加剂与掺和剂:改善、调节混凝土的性能。

水泥混凝土路面
道路试验检测一般指公路试验检测具体项目为:
1、土:颗粒级配、界限含水量、大干密度、佳含水量、CBR、天然稠度、比重、回弹模量、有机质含量、烧失量。
2、集料: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磨耗量、细集料含泥量、砂当量、坚固性、密度、吸水率、软弱颗粒含量、细集料棱角性、含水率、泥块含量、有机质含量、亚甲蓝值MBV、矿粉亲水系数。
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冻性、含水率、密度、毛体积密度、吸水率。
4、水泥: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烧失量、胶砂流动度。
5、水泥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配合比设计、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凝结时间、抗渗性、表观密度、抗压弹量模量、泌水率、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弹性模量、砂浆稠度、分层度、干缩率。
6、水、外加剂:PH值、氯离子含量、减水率、抗压强度比、泌水率比、不溶物含量 可溶物含量、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含气量、凝结时间差、外加剂钢筋锈蚀试验。
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大干密度、佳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石灰有效钙镁含量、粉煤灰细度、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比表面积。
8、路基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弯沉、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几何尺寸、土基回弹模量。
9、地基基础、基桩:地基承载比、地表沉降、基桩完整性(低应变法、超声波法、钻芯法)。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1、出现开裂,可能与养护不到位有关系,比如浇筑混凝土之后,表面没有来得及覆盖,受到了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快速收缩,降低了强度。抵抗不了这种应力,从而出现开裂。
2、还有些是在混凝土已经成型了,但是受到了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表面温度出现了裂缝,温度较大所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称之为温差裂缝,一般来说它的走向是没有定律的,有的比较大,有的面积比较小。
3、混凝土产生裂缝也有可能是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主要是因为地基出现了沉降,导致基础梁包括圈梁等等过大,从而出现了裂缝。
4、产生裂缝还有可能与施工不到位有关系,比如浇筑过快,流动性比较低。再加上后期振捣不及时、不严密、不均匀,就会出现蜂窝或者麻面。

钢筋混凝土构件根据受力性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正截面破坏;斜截面破坏;受扭破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裂缝的生成阶段,裂缝的发展扩大阶段,裂缝继续开展,混凝土压碎。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过程
构件受弯的破坏过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刚开始加载时由于弯矩很小,延梁高测量到的各个纤维应变也很小,所以混凝土未发生开裂,钢筋还未受力,此阶段的特点是1)混凝土没有开裂;2)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是直线,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在第Ⅰ阶段前期是直线,后期是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上是直线关系。此阶段可作为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第Ⅱ阶段,弯矩继续增大,下部混凝土达到其抗拉极限值,混凝土开裂,并且,裂缝随着弯矩的增大快速延伸,下部受拉区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钢筋应力逐渐增大,裂缝不断扩增,故裂缝出现时梁的扰度和截面曲率都突然增大,裂缝截面处的中和轴上移,受压区的混凝土塑性变形特征越来越明显,总之,第Ⅱ阶段是裂缝发生,开展的阶段,在此阶段中梁是带缝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