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鸡血石的质地细润,灵气,主要产自于内蒙古巴林。按照血色划分,巴林鸡血石有鲜红、大红、暗红等等,色泽十分丰富;按照其形态分有片红、条红、斑红等等。石质纯净,透明度好,属于观赏石。
影响因素:
一、血色;鸡血石的颜色从鲜红为贵,次为朱红、暗红较差。鲜红者又称“”;暗红因似凝血,故称“死血” ;
二、血量;一般来讲鲜红血含量大于30%的为品,大于50%为,大于70%为珍品,含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块辰砂而不是鸡血石了。对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为上品,叫“满堂红”;四五面含血者为;三二面含血次之,单面见血者为下品。
三、血形;有星点状(点血),条带状(条血)、块状(块血)三种。血形评价应抓住“血”在石中的分布特点,若其云中似雾,构成抽象图形,则鸡血石价值培增。
鸡血石的质地细腻,带韧性,结构紧密,受刀不崩。好的鸡血石都不加雕琢,以做印章为宜。可以这么说,凡是加雕刻的鸡血一般都为遮掩其疵,是不足为贵的。带血色的石头称为鸡血石,不带血色的则称为昌化石。
伪劣品:鸡血石由于其含有特征的“鸡血”,一般不易与其他玉石相馄淆,但仍有少数几种玉石的外观与鸡血石存在相似之处。这几种玉石是朱砂玉、血玉髓、寿山石和染色岫玉等。血玉恤硬度明显大于鸡血石,其中血红色常呈斑点状,与鸡血石中的团块状、条带状形成明显差别,且其他物理特征也明显不同;朱砂玉是含辰砂的脉石英,由于其主体是石英,加之其中辰砂的分布主要呈星点状、丝状等,与鸡血石较易区别,寿山石中的桃花冻因其为散布有如同米粒大小的鲜红血点,宛如无数片艳丽的桃花花瓣漂浮在一愁清水之中而得名,但其分布特征与鸡血石明显不同;染色岫玉俗称“血丝玉”,市场上常用于仿冒鸡血石,但其明显其有染色特征,加之其物理性质明显不同,因而也易于鉴别。
用油养鸡血石是广泛采用的保养法。方法是在制成品上擦一层白茶油或白蜡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晶莹明净,血色更鲜。如擦油后再密封于锦盒中,可包一层普通的保险薄膜,以免油质沾染锦盒绒布。在室内的摆件、石玩等要经常擦抹。如陈列时间长而沾染了灰尘、污质,可用细软稠布或绒布轻轻擦抹干净,再用细毛刷蘸油刷一层薄油,即可恢复光彩。一些小摆件、石玩、装饰品,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也可在脸上摩抹,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显古朴高雅。
鸡血石血色的多寡与鲜艳程度也决定了其价格。鸡血石血色有鲜红、正红、深红、浅红、紫红等多种,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一般而言,其以血多,色鲜、形美为佳;血质以深沉有厚度感、血有集结和分布均衡为佳。血色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者为中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十分珍贵。全红为上,被称为“大红袍”。在巴林右旗的巴林石博物馆中,一块“巴林鸡血王”,2015年市场的估价为6亿元人民币。2016年7月,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方估价50-60欧元的印章,终以33万欧元(近250万人民币)成交,被拍卖的鸡血石是一方乾隆“敬胜怠”鸡血石印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