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杖栏杆,又叫禅杖栏杆,栏杆上部横置的扶手如禅杖,故名。常见栏板分为透瓶栏板和束莲栏板,尤以透瓶栏板为多。自下而上由面枋、净瓶和寻杖(禅杖)三部分构成。面枋上一般都雕刻花纹为饰,故称为华板。面枋上面是净瓶,一般雕刻为净瓶荷叶或净瓶云子,也有的雕刻为牡丹、宝相花等形式的。寻杖上一般起鼓线,不作雕刻。
一般柱身加工与栏板的花板加工(图案部分)加工流程基本一致,多为线雕,喷砂,浮雕三大类,透雕也有,较为少见,透雕多用于工艺品,个人认为,用在石栏杆上有点画蛇添足。所谓线雕,比较多见的的就是柱身或栏板的花板部分上,刻画海棠形线条,(见海棠石盆形状)。有双线条(一圈大海棠线条里边再套一圈小的),也有单线条的。这个是为普遍的柱身造型,算是石栏杆柱头的标准配置吧。
浮雕,这就涉及到浮雕的深度,行业内俗称起胎,一般石栏杆起胎在1公分-2公分之间就可达到美观效果,当然起胎越高,价格越高。我们只从起胎的高度来讲工艺。至于雕刻的图案是看起来赏心悦目还是粗糙不堪,这虽然影响石栏杆的整体美观与价格,没有统一标准。
现在的花岗岩石栏杆或者普通 石栏板 在外部造型与构图形式上要受制于建筑构件的形式。由于石栏杆装饰初都是由对建筑构件的加工锻造而出现的,即建筑装饰是着眼于实际功能的,是源于建筑构成对象的,石栏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反复推敲,有了美观装饰和实际防护作用,这样,附着于建筑各部分构件的石雕装饰就有了相应的定型化形态,石栏杆在建筑构件也就很少是单一、纯粹的建筑构件及其分部形式,而“总是在经过各种由头、思绪或象征意味的再创造中,石材栏杆具有了传统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或‘建筑构件装饰化’常用装饰的现象和特征”。
石栏杆图片中故宫的栏杆当然也是经典代表,故宫是我国大的古建筑宫殿群,传承了历史文化,记载了历史变迁,也成为建筑的“博物馆”代表。从故宫的栏杆雕刻看,多半都是以汉白玉为主,雕刻的风格相辉映,更具有一种浑厚以及威望感,雕刻也都以龙凤等形象为主,彰显大气。
农村中也都有不少石栏杆应用,比较注重吉祥寓意,在整体的雕刻上也都更有要求。其中比较常见的栏杆图案以各类花草虫鱼、山水风景以及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为主,让栏杆也能够集中展示农村建设面貌以及文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