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为促进分苗,育苗前期可喷施50ppm赤霉素(即每克赤霉素原粉兑水20公斤),叶面连喷二次,间隔7天。及时摘除草莓老叶、病叶,以减少养分和水分消耗。理匀匍匐茎,并把初发小苗(2张展开叶)及时进行压蔓或假植。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每间隔15~20天施一次沼液肥、稀人粪肥或0.3%尿素,一般在傍晚时使用,禁止雨前干施化肥,以防烧苗。对生长不良的草莓苗地,应用促根剂1000倍进行浇灌,亩用量100克。4、松土除草。保持草莓苗地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杂草争肥争水,促进发苗。在拨草时防止幼苗“拨根”,出现“浮苗”时应及时培土,以促进子苗根系生长。5、病虫防治。草莓苗期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和斜纹夜蛾、地老虎、蓟马等病虫害,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喷防治。草莓苗1、在覆膜后的710天内,白天应保持30℃以上的较高温度,以阻止植株进入休眠,也可使将进入休眠的植株觉醒发生新叶。与此同时,要增加棚内湿度,以免高温灼伤植株。叶片温度超过35℃时,应及时放风。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低不低于8℃。植株显蕾后,应使室内温度逐步降到25℃。在开始揭膜降温的3天内,应在植株叶片上喷水,以免湿度突然降低而使叶片干枯。此期以促进生长为主,尽快使棚内温度和土表温度升高、打破休眠。草莓苗2、在蕾期,室内白天温度高不超过28℃,晚间控制在1013℃。开花期,适温度白天2025℃,当温室温度超过25℃时应及时放风。夜间温度不低于0℃,以保持8一lO℃为适宜,这样既有利于开花也有利于开花后的授粉受精。此期温度过低,花不能开散;开花授粉受精不良,会增加畸形果比例。在果实膨大期,此期应将温度适当调低些。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510℃。适宜温度白天1820℃,夜间56℃。草莓苗5、果实收获期。白天保持2023℃,夜间57℃。
北方一般是在8月底左右移栽入棚,在11月份左右开花,来年4-5月份清棚。利用冬暖大棚进行草莓促成栽培,可使鲜果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售,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适于农村推广的一项技术。现将冬暖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大棚建造:选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6.5的地点建棚。大棚以东西向为佳。大棚长度与跨度应依地形特征决定,以便于管理和降低造价为前提。一般长度为50~80m,跨度为7~8m。大棚一般采用短后坡式结构。品种选择:目前,适于冬暖大棚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主要有弗吉,宝交早生、丰香、全、哈尼等,但经品种对比试验看出,弗吉尼亚为品种。整地与施底肥:栽苗前半月要完成整地与施肥,一般666.7m2施腐熟圈肥3000~5000kg、磷酸二铵30~40kg、硫酸钾15~20kg。栽植及栽后管理:冬季促成栽培的草莓在山东以9月上中旬栽植为宜。为尽早达到丰产效果,应提前对草莓进行假植,即在7月中下旬,将壮苗从母株上分离出来,选肥沃的土壤进行假植,直到分化出花序后再向棚内移栽。
栽前要剪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剔除小苗、病弱苗和根系损伤严重的苗。一般每畦栽两行,行距视畦面宽度而定(一般25cm左右),株距13~17cm,每666.7m2栽苗8000~10 000株。栽植深度掌握“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栽植时应注意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一穴一株,随起苗随栽植,栽后2~3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栽后要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但在覆盖棚膜天或排水较差的土壤一定不要漫灌。苗返青后,要及时锄草松土,并喷施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地面覆盖地膜提高地温,防除杂草,避免将来草莓果实沾带泥土。好选用黑色地膜。覆膜前松土除草一次,并在畦上草莓行间铺设滴灌管道,以利旱时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