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思考过原始的重要的问题,我究竟为了谁而活,小时候为了爸爸妈妈,所谓的学习,听话,长大了。从来没考虑过感受,内心的感受,甚至把这个都埋藏心底,小时候真实的自己,随着长大,慢慢没有了。在乎别人的看法,所谓的面子,所谓的外在,不断的在找,却从来没有,或很少关注自己,内在的。头脑越来越强大,道理越来越多,但……
从今天开始,我要为了自己,真实而活,当我面对事情时的焦虑,恐惧,那不是我,那不是真实的我,经历的痛,经历的苦,经历的一切,都不会白费,更不知道自己如果活出来,成为真实的自己。
青少年抑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头脑想的多,凡是思考想如何做,如何和孩子沟通,都不是直觉。这样状态好时,有优势,但你这个性格,特别容易多愁善感,再加上长期有理念,只要把书读好,没真正做过真实的自己,有时再多的语言,都不如默默的抱一下孩子,和孩子说,谢谢你,孩子。
国家很多青春期的小孩,他们发展到青少年这个阶段,也容易出现对自己的人生活着的价值是什么。产生迷茫的这种现象,很多孩子你问他,你以后要干嘛,不知道。很多孩子就在这种。我不知道未来要什么,不知道现在自己为什么活着的情况,下面慢慢的就对学习出现了这种完全没有兴趣,再加上有的家庭里边,可能父母也确实一直以来比较多的关注分数,冲突比较多。
也没有在和孩子探讨,也没有去有机会时不时的坐下来去了解一下孩子究竟想要什么,孩子究竟对什么感兴趣。也就是说,该支持的没有支持到,该提供的稳定的环境也没有提供。这样的综合因素。这三个因素综合下来孩子就比较容易出现厌学。在这我们也发现了在这样的一种因素下面,有一部分青少年他们会把他们的厌学的这种行为当做一种反抗他们父母的这种安排的一种工具,就相当于用厌学。在这我们也发现了在这样的一种因素下面,有一部分青少年他们会把他们的厌学的这种行为当做一种反抗他们父母的这种安排的一种工具,就相当于用厌学来反抗他们父母之前的这种的角色。我甚至在我们的访谈里面,有几位青少年反馈说,我厌学以后,好像我爸爸妈妈开始尊重我的想法了,开始愿意问我,我到底想干嘛了,开始愿意去知道说我近心情怎么样了。所以这个主题的出现,再次提示我们,我们不能要处理厌学,我们不能只带着一种所谓的厌学是个洪水猛兽的这样的一种态度来看他,这是我们研究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之前可能家长看到厌学的。比如说,这个是个不好的现象,我们要把它消除掉。但是往往在临床上,我们就发现你越想把这个症状消除掉,它就越顽固。反倒是有时候透过这个现象看到孩子背后的这三种期待,反倒是很多孩子觉得被理解以后,他们也更愿意接纳我们。来自我们人员的帮助,也更愿意接纳父母的转变。
家长想让孩子改掉一个坏毛病,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大部分的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会用自己处理压力的习惯来教育孩子:
控制、指责、要求、逃避等...…
渐渐地,他们的注意力,会被孩子各种各样的坏毛病、坏习惯带走,于是展开了长期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教育内耗中。
如果家长的注意力在孩子的毛病上,就会强化他这个毛病,滋养他这个毛病,即使后看似改变了他这个坏毛病,也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新的毛病就会体现出来。
父母眼里只看到问题,于是他今后的生命里见到的全是问题。
相反,如果家长的注意力在孩子的优点上,知道人的改变需要时间和空间,就会科学的帮助他制订学习计划,耐心地帮助他实现。
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坏毛病,是孩子,而不是坏毛病。要明确地知道这一点,才不会陷入教育的迷茫之中。
当注意力在痛苦上,痛苦就得到滋养;
当注意力在问题上,问题就得到滋养
孩子真实的内心深处。你的不认同和不认可,我没有必要再和你聊了但想到孩子,她这10年来的经历,让我都觉得心里不舒服,过早懂事,做什么事都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努力付出,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小小班由于吵闹不肯上学,给老师打了,现在还记在心里,中班时给蜜蜂钉了,自己默默塞在口袋里,打针,所有都哭了,她没哭,每次面对些问题,妈妈都很担心,爸爸更直接处理,要么直接骂。这次诊断抑郁后,终于做回真实的自己了,哭,也有理由了。每次考试感觉自己努力了9成,但回报自己的只有6成,其实自己也清楚,其实在逃避或心存侥幸而已。
看到孩子,更多看到了你,孩子活成了妈妈的样子,她才13岁,本来青春年华,确感觉背负太多,没有做真实的自己,为了妈妈,为了外在的面子,为了别的看法,这样她同样做事,想到的是思考,不出错,不是发自内心的,这些会很累,抑郁诊断就这样了,其实不是抑郁,是空心病,不知为什么而活,没有状态,现在很多孩子都会这样,家庭教育和家庭养育方式等。
她现在很容易扭回来,因为她属于沙僧性格,感受力和面对改变的容易接受。
通过她不上学,妈妈马上就很焦虑了,不读书怎么办……
而且妈妈很着急,要马上看到结果,或自己头脑很强大,很多大道理或在自己世界里要么对要么错,这样事情是对了,但伤了关系。
我和你说的就这么多。
孩子偏差行为的根源:
“撒谎”源自于真相不被接纳。
“自我”源自于家庭以孩子为中心。
“沉默”源自于父母无视孩子的需要。
“怯懦”源自于父母的强势。
“自卑”源自于否定、打击式的教育。
“对抗激烈”源自于压抑得太狠。
一个“叛逆”的孩子,
一定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他的很多期待——
如被理解、被关注、被允许、被欣赏等一定没有得到满足;
一个“太听话”的孩子,
一定是一个“压抑”的孩子,
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的,
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