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中心、硬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和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这三类洗消项目融合在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中,并分别采用不同的生产场所、洗消设备、洗消工艺、洗消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和流程设计的医疗洗消解决方案。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软器械的定义(即手术衣、手术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以及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明确了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质量的具体要求。
医疗织物的洗涤与普通布草的洗涤环境不完全一样,要明确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设置立的人流和物流的通道,物流由污染区到清洁区,不交叉、不逆行。环境清洁卫生。
使用卫生隔离式洗脱机,要建立一个卫生隔离式洗衣房。卫生隔离式洗衣房与普通洗衣房为显著的不同是整个洗衣房严格划分为洁净区和脏污区。在设计要求上,需要将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形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结果。
隔离式双扉医用洗衣机整个机器镶嵌在洁净区和脏污区的分隔墙内,具有前后两个对称的装载门,洗涤物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取出。这样有效防止了洗涤物由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二次污染。的卫生隔离式洗衣房再加上井然有序的管理,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放心的服务,有效提升现代化医院形象和竞争能力。
根据《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要求:
用于清洁病区的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宜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及以上,相当于80℃持续时间10min,90℃持续时间1min,或者93℃持续时间30s。
WS/T 508-2016《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建议,地巾布巾宜单洗涤、消毒,宜选择热洗涤方法。
医疗机构应在规范指导下建立织物清洗消毒中心,尤其是集中处理病区环境清洁所使用各类清洁工具的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并按照规范要求对该处理中心进行如下布局:二区三通道: 脏污区与清洁区完全物理隔离:脏污进入通道(含传染品进入通道),清洁品发货通道,人员进出通道。分类与分区处理: 传染品、地拖抹布类,立封闭区域用隔离洗脱机处理;洁区同样做相对隔离分类、分区整理。流程和路径:合理设计,采用率的设备和方案;效率流程,感控流程,管理流程建设。
卫生隔离洗衣理念将洗衣房操作分成了净衣区和污衣区。待洗衣物由设备前部装入,洗净衣物从设备后部取出。新一代卫生隔离式洗衣脱水机是药厂、医院、食品厂等机构防止病毒细菌感染的理想解决方案,确保对环境无尘的要求。新一代卫生隔离式洗衣脱水机为操作人员设计,大口径机门确保了装入和取出衣物的便捷性,同样也确保了内胆内部的洁净。
执行标准:Q/SDC 39-2019《软器械清洗消毒机》,集隔离(双扉)洗脱和烘干功能于一体,满足WS310的要求,具备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并且满足WS/T508的要求,适用于软器械清洗消毒,及医院楼层、生物工程、制药企业、软器械试验等,也可用于地巾、抹布清洗消毒。
2018年6月11日《关于印发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时明确了设置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尤其对硬器械、软器械、内镜中心的面积设定了下限,分别为2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800平方米,即建设一家较全面的第三方消毒中心,总面积在6000平方米左右。
《通知》针对区域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虽然获得了医疗机构身份的确认。这一标准业内现状不少,大多数已运营区域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无法达到,对此,医政医管局给予一年整改缓冲期,如至2019年6月仍未达标,就属于非法行医。
其中和医用纺织品直接相关的变化,便是软器械概念的推出。软器械是指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这类医用纺织品的清洗、消毒、干燥、检查、折叠、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应在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