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风景区因发生松材线虫病,通过“林下补阔”引种栽培木荷等常绿阔叶树种,构建成含常绿树种成分的较稳定的复层混交风景林林相,明显改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浙江东部马尾松次生林面积较大,但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其各县市广泛选用木荷作为松材线病除治迹地的改培,实现了林分的快速修复,形成以木荷为主的针阔混交生态景观林和珍贵用材兼用林。
木荷由于本身具有良好的属性,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因此,广为南方各省区重视和喜爱,每年用苗量达上亿株。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优点和价值亦会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挖掘和利用,长此以往,木荷分布区的生态防护、木材加工、药用疗效、森林生态修复以及景观绿化等方面,均可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如它的品性“木之坚韧,荷之高雅,洁身自好,灼灼其华”。
木荷因具有优化林分结构、改良土壤肥力等多种优良特性,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是我国重要的防火、绿化和用材树种。近年来,由于市场对木荷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引起木荷人工林的过度开发,加之粗放的木荷人工林经营模式,导致木荷林产量不断下降。此外,由于我国南方土壤普遍缺磷,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很低。磷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三大营养元素之一,磷素供应不足使木荷生长代谢过程受阻,造成木荷品质变差、林分产量降低,严重限制木荷人工林的发展规模。因此,提高木荷林的产量和品质,解决木荷林低产低效问题,尤其是低磷环境对木荷生长的制约,是目前木荷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面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