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板设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上,免不了要遭失控车辆的冲击而破坏。为了减轻损坏的严重程度以及方便地更换维修,设计时应每隔一段距离使前后相互分离,使各段互不相连。这样做既有利于加工制作和运输安装,而且从防止温度应力破坏的角度来说也是的。防眩板的每个立段的长度可与护栏设置间距相协调,选择4m、5m、8m、12m或稍长一些都是可以的。
防眩板不仅可以阻挡对向行驶车辆的眩光,高速公路夜间交通运营的安全,它还能寄托很多人文情怀,让冷冰冰的高速公路变得活泼多彩起来。将防眩板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特点的载体,这无疑会增加过往司乘人员的美感,让司乘人员能充分感受到各地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
成都 2006年3月13日,《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在成都市三环路上一座立交桥下,用川剧脸谱装饰的桥柱,让钢筋水泥构筑的庞然大物都色彩,人赏心悦目。 “能否设计出一款非常规的防眩板,能充分体现出四川的文化来?”
一提到四川,很多人就会想到大熊猫、三星堆文化或者竹子等四川韵味的东西。在初防眩板设计时,否定了三星堆文化元素。将防眩板做成面具模样安装在马路中央,晚上车辆经过时,车灯忽明忽暗,马路中央古怪狰狞的面具像要复活的样子,令人恐惧,因此,个就放弃了防眩板三星堆文化的创意。其次是否定大熊猫元素。大熊猫形状圆鼓鼓,憨态可掬,是国宝级动物,但形状不对,再加上是黑白两色,制作难度较大,后也放弃了。终,们确定吸收竹子元素来设计防眩板。竹子虚心、有节,代表着我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我们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竹子为题,抒发情怀,如诗人傅庞如曾在《咏竹》就这样描述竹子: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防眩板只是数量众多交通安全产品中的一种,由于不规范竞争等原因,各地在应用防眩板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人将该类产品称作为“高速公路上质量差”的产品。然而,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驾驶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这种产品经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必将会为维护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和提高驾乘人员美的享受,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知道,防眩板的真正使命是为赞美生活而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