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助剂(Processing Aid)的主要作用是:
(1)加快PVC的塑化过程。
(2)改进热塑性熔体的流变性能。
(3)改善热弹性状态下熔体力学性能。
(4)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功能。
尽管加工助剂的添加量少,但对改善PVC加工性能却是十分重要的。
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格优势并非市场竞争的核心。
尽管国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地域和价格优势,但与国外产品相比我们在产品的性能、品种、稳定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我们的产品配方、加工工艺(如自动化控制和连续性生产控制)、加工设备(大容量反应设备的应用)、以及后处理工艺(国内普遍采用喷雾干燥、国外采用流化床干燥)落后有关。为此一些业内企业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纷纷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研发机构,开展对塑料助剂的研究,山东日科,山东瑞丰,威海金泓,淄博华星等公司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对ACR改性机理及PVC的加工机理进行研究,推出了适销对路的产品。
国内的抗冲ACR和加工助剂ACR一样水平接近于国外产品,但由于CPE价格的制约,很难得到推广,走出去,和国外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产品单一,稳定性差将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对抗冲MBS的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才陆续在齐鲁石化和上海制笔厂实现工业化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十几个厂在生产MBS,年生产能力在4万吨,实际产量2万吨。国内MBS的产品质量,特别产品的稳定性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每年进口数量要远远大于国产数量。2005年进口数量约为5.5万吨。
国外对抗冲改性剂ACR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2年由罗姆哈斯公司推出了个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KM-323B。日本钟渊推出了FM系列, 阿托菲娜推出了D系列,LG化学推出了IM系列。
依功能不同分为外部滑剂型、一般促进塑化型、及分散发泡型等类型加工助剂。PA可以适用于各种PVC加工方式及制品,部份产品亦可应用于工程塑料,不同特性PA也可以单使用或者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