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目前已成为许多大型软件企业用于改善组织内部软件工程所实行的软件评估标准,CMM同样陆续应 用系统工程及软件采购方面,成为国际间认同且广泛通用的一种软件生产程序标准。由于CMM应用日渐广泛,陆续开发出不同的CMM模型,包括:软件能力成熟 度 (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W-CMM) 、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Systems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E-CMM) 、集成产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PD-CMM)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P-CMM) 等应用模型;且SEI于2000年12月公布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 Integrated, CMMI),更进一步将能力成熟度模型整合,逐渐取代现行的CMM标准。
实施CMMI的费用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咨询费和评估费。咨询费主要根据咨询顾问投入的工作量来定,一般实施CMMI-4&5级咨询顾问投入的工作量会非常多。在评估CMMI-4&5级时的评估费相比3级时也要高出很多。因此总体来说,相比实施CMMI-3级,实施CMMI-4&5级的费用要高出很多,大概2~3倍。每个企业实施CMMI-4&5的费用并不固定,因为咨询主要是传授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的价值是不好确定的,因此企业实施CMMI-4&5的费用要和咨询公司谈判。现在处于CMMI2.0与1.3版本的过度期,升级过程有些注意事项,涉及到技术上与周期上都有很多问题,可能跟成本有关,都需要跟咨询公司谈好。
实施CMMI-4&5就是在CMMI-3级的基础上再实施4个PA,从PA数量上来说增加的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的实施起来比较简单,相反,实施CMMI-4&5级比实施CMMI-3级要难的多。主要原因是实施CMMI-4&5需要收集大量的过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过程性能基线和模型,然后在项目和过程改进中应用这些基线和模型,综合来说主要有如下难点:
技术方面:
1) 统计分析技术不好理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应用
2) 组织级度量库中收集的数据太少,不足以建立基线和模型:数据点一般在20个以上才具有统计意义
3) 组织级度量库中数据不全,需要的数据没有收集,导致不能建立有意义的基线和模型:基线和模型需要覆盖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从需求、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都要覆盖
4) 过程不稳定,影响因素太多,数据之间相关性很差,根本不能建立模型:一般主要因为人员不稳定、项目类型差异很大,不可控因素太多导致过程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