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眼(针眼):瓷器上一些烧制过程中形成的缺点,其实棕眼在器物的各个部位都会有,但以底部为多见。棕眼明清各个时期都有,但是康熙左右的瓷器底部尤为多见,以至于很多爱好者把是否有“棕眼”来作为鉴定康熙瓷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征。但行家一般只作为一个加分项目,不作为主要的鉴定方向。棕眼的形成主要是胎质里的水分,经过高温烧造后产生水蒸气突破釉面而形成的,这和胎土的抟作工艺有关联,这也是康熙时期比较多见的一个现象。其他时期底部也有类似凹点,但许多没有形成突破而成为小洼。现在仿制也做棕眼,但比较机械了,我们可以找出那些不规则中的规则破绽。
北京瓷器鉴定机构:窑裂(窑缝):“窑裂”是由于胎体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开裂的一个现象,特别在晚明早清时期常见,给成品率带来了威胁。我们在平时鉴定时,常常可以看到瓶罐底部有此瑕疵,而窑工为了弥补缺点,有用一些颜料或者胎泥后抹的现象,主要是为了提高成品率,更容易卖出。窑裂多见于一些厚胎器物,器物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但多见于底部。窑裂完全是偶然性的“缺点”,当现代仿制技术基本无法复制,这个也算一个鉴定的“加分”项目。很多“窑裂”还伴随着接胎处发生,内堂更多见。
北京瓷器鉴定机构
圈足端切削痕迹:这种现象我们很常见,但一直未被重视和研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明清瓷器圈足端有类似于磕碰的痕迹,但明显可以看出是用利刃刮削痕迹,特别是有护胎釉和火石红的圈足上,白色的玻璃质感胎质显得极为突兀(没有产生火石红的现象,是由于削刮以后,垫烧时,这部分有细缝而改变了局部气氛,所以未产生窑红。没有护胎釉也是一个道理,上釉后这部分护胎釉被削刮掉了),我们一直会忽视这个特征,以至于到现在没有任何书籍提到过这个现象。经过和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相关同志探讨,这种现象还是属于在器物入窑烧制前,为了消除足端粘附的垫烧砂砾,或者其他会影响成品率的杂物,用利刃对于足端进行刮削清除而留下的痕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起刀落刀过程非常明显,绝不是那种磕碰所产生的瑕疵。以前未曾发现有仿制,近年来在晚明的作假器物上出现类似的假冒痕迹,大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