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植被网生产发育基材材料特性及用量配比: 1)、普通粘土(40—50%),选择粘结附着力较强,而且含砂量较大,与其他改良材料混合后通透较好的黏土。 2)、有机营养土(25—35%),主要是泥炭等有机物含吸收有较多长效营养成分的有机质和肥土。 3)、土壤改良材料(15—25%),主要是木屑,植物纤维、禽粪、膨化物等辅助材料。目的是增加土壤肥力的保持水能力和渗透性,增加土壤的缓冲力,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的供应,使根系易生长、繁殖和穿插。
(1)喷射施工时,喷附者应自上而下对坡面进行喷射、并尽可能喷出口与坡面垂直,距离保持在0.8m-1m,一次喷附宽度5m-6m。 (2)植草三维植被网,严格执行设计喷附厚度(坡比大于1:0.75,基材厚度为6cm;坡比大于1:0.5,基材厚度为8cm)。将准确称量配比好的基材与植被种子混合物充分搅拌混合后,采用喷射机喷射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并保持喷附面薄厚均匀。事先准备好检测尺,施工者做到经常对喷附厚度进行有效管理。
三维植被网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1)对所有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依据测定结果计算播种量。 (2)对发芽困难的种子再喷播应在适宜的时间里,用温水浸泡处理和催芽处理,具体方法根据种子的特性而定,以植物种子的正常出苗。 (3)选用吸水性强、保水性好的无纺布作为覆盖材料。
通过三维植被网可以优化植被管理和保护策略。(1)修整坡面:清理坡面杂物、危石,使坡面基本保持平整,对浅层不稳定的坡面,做好稳定固后并可采取点状喷浆使其稳定。 (2)对坡面残存植物,在不防碍施工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 (3)对过于平滑的坡面,应建造一定的凹凸粗糙面,以营造植物的生存空间,防止基材流失。
利用三维植被网可以进行植被的景观可视化和设计。(1)、草本:黑麦草、高羊茅、狗牙根、白喜草。 根据季节不同的植物种子进行混播,根据各施工期的发芽率及基材混播方法调整各种子用量、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0—30克; (b)、选用植物种子的主要生理特性: (1)高羊茅:耐寒性强。适于各种土壤条件生长,对各种立地条件的适应均强。 (2)白喜草:耐贫瘠、耐寒性强。能在林阴下酸性地壤生长,根系密度大,用利于土壤形成。 (3)狗牙根:极耐酷暑、干旱。在海岸、沙地生长发育好,不耐遮荫,耐寒性差。 (4)黑麦草:在贫瘠地,遮荫条件下能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耐践踏性,适应的土壤范围广,以微酸性,肥力中上的土壤生长迅速。耐寒、耐热和耐干旱均较差、一年生黑麦草只适应当年生长。三维植被网可以模拟植被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三维植被网可以模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客土喷播绿化是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以达到景观近似于自然绿化目的。 该项目机械化施工,建坪速度快、,并且节省后期养护费用,减少和防止冲刷,减少清理费用及危险灾害的发生。三维植被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