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但稳定。目前全球三元材料产能主要位于中国、韩国、日本。其中,2021 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占全球三元材料出货量的比例为58.77%,占比超过一半,产品以NCM为主,日本三元材料以NCA为主,韩国则兼有NCM和NCA。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分别为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津巴莫,各自市占率差距较小,未出现的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需求的加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将不断加大自身产能投建,寻找合适标的进行投资扩产。根据产业π统计,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162.65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417.75万吨
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产能扩建相对容易,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扩产时间(产线建设时间)约为1-1.5年,不存在产能投产的核心限制因素。外加三元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是确定的趋势之一,市场对上游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未来仍会持续增加,为满足下游电池企业需求,头部材料企业将更倾向到贴近客户、贴近资源或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扩产。2022年,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97.66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195.91万吨。
根据我们测算,2022-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预计分别为675.84、1025.69、1455.07、2065.73GWh,对应正极材料(主要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需求量分别为133.1万吨、202.3万吨、287.4万吨、408.6万吨。2021-2025年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48.9%,其中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53.9%、37.1%。预计现有正极材料产能可以满足未来5年锂电池装机需求
紫金矿业拥有3Q盐湖,其碳酸锂当量总资源量约763万吨,今年四月收购拉果错盐湖按权益拥有碳酸锂资源约150万吨,2022年权益储量为912.8万吨。盐湖股份拥有青海察尔汗盐湖3700平方公里的采矿权,2022年权益储量为662.2万吨。
四、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是正极材料发展方向
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为明确,磷酸锰铁锂电池预计明年开始商业应用,高镍三元在三元电池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