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范围”是指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范围”,是企业可以从事的生产经营与服务项目。新公司注册,经营范围并不是你想做什么生意填上就可以,很多你想做的事,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如果超出经营范围进行业务活动,将受到法律处罚。成都新公司注册该如何确定“经营范围”?
一般公司的经营范围分为: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
一般经营项目:是指不需批准,企业可以自主申请的项目;
许可经营项目:是指企业在申请登记前就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分为“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两种。
前置审批是在办理营业执照前就需要先去审批的项目,比如餐饮服务行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后置审批是指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再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应的许可证,然后才能营业。比如建筑行业的相关资质证等。初次注册公司,不知道如何确定经营范围时,可以直接参考同行。进入工商局的企业信息查询网站,随便打开一个同行公司就能查看它的经营范围了,复制下来就可以当成你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提交,这个是工商局拟定好了的,语言都规范好了提交就会直接审批。您可以多查几个公司,将他们的经营范围综合起来,好的就留下,不好的就删除。比如: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一般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研发与销售;机电产品、机械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电子科技产品的销售;经营电子商务;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等。确定公司经营范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①在确定公司经营范围时,不仅要考虑目前的业务与经营活动,也要考虑近期有计划开展或从事的业务与经营活动;②不仅要考虑公司实际从事的业务与经营活动,还要考虑该实际业务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或周边的业务与经营活动。当然,公司的经营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决策的变化,允许公司调整经营范围。但是在需要变更经营范围的时候,应当依法办理,同时在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时候不要忘了变更登记。
企业为什么要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为什么要对企业信息进行公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后,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一是保障企业权益。便于向其他企业界人士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该企业重要的法律和经济信息。二是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三是企业信息公示制度要求部门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示,增加了监管执法的透明度。年报信息包括: 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新增社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