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现网络化门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门禁系统应用范围的日渐广泛,人们对门禁系统的诉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出入口控制,而是要求其同时具备门禁控制、考勤管理、楼宇自控等多种控制功能,并对系统的整合和远程控制功能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然而,传统门禁基于RS485通讯方式,传输距离和节点数量都受到限制,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基于以太网传输方式的网络化门禁应运而生,它不但解决了远距离的传输问题,在管理方面,也使更多服务器、工作站的参与成为可能,从而为客户提供多级、多模块的门禁管理。
传感与报警单元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探测器和按钮等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防机械性创伤措施。门禁系统中常用的就是门磁和出门按钮,这些设备全部都是采用开关量的方式输出信号,设计良好的门禁系统可以将门磁报警信号与出门按钮信号进行加密或转换,如转换成TTL电平信号或数字量信号。同时,门禁系统还可以监测出以下报警状态:报警、短路、安全、开路、请求退出、噪声、干扰、屏蔽、设备断路、防拆等状态,可防止人为对开关量报警信号的屏蔽和破坏,以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另外门禁系统还应该对报警线路具有实时的检测能力(无论系统在撤、布防的状态下)。
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执行从出入口管理子系统发来的控制命令,在出入口作出相应的动作,实现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拒绝与放行操作。常见的如:电控锁、挡车器、报警指示装置等被控设备,以及电动门等控制对象。
管理与设置单元部分主要指门禁系统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可以运行在Windows2000、2003和XP等环境中,支持服务器/客户端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可操作功能的授权和管理。管理软件应该使用Microsoft公司的SQL等大型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和集成能力。管理软件应该具有设备管理、人事信息管理、证章打印、用户授权、操作员权限管理、报警信息管理、事件浏览、电子地图等功能。
根据系统的不同门禁系统还可以实现以下一些特殊功能:
反潜回功能:根据门禁点的位置不同,设置不同的区域标记,然后让持卡人依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进出,否则下一通道刷卡无效。本功能是让持卡人按照的区域路线进入。通常用于监狱中。
防尾随功能:是指在使用双向读卡的情况下,防止一卡多次重复使用,即一张有效卡刷卡进门后,该卡在同一门刷卡出门一次,才可以重新刷卡进门,否则将被视为非法卡拒绝进门。
双门互锁:通常用在银行金库,也叫AB门,它需要和门磁配合使用。当门磁检测到一扇门没有锁上时,另一扇门就无法正常的打开。只有当一扇门正常锁住时,另一扇门才能正常打开,这样就隔离一个安全的通道出来,使犯罪份子无法进入达到阻碍延缓犯罪行为的目的。
胁迫码开门:是指当持卡者被人劫持时,为持卡者的生命安全,持卡者输入胁迫码后门能打开,但同时向控制中心报警,控制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就能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胁迫码通常设为4位数。
消防报警监控联动功能:在出现火警时门禁系统可以自动打开所有电子锁让里面的人随时逃生。与监控联动通常是指监控系统自动将有人刷卡时(有效/无效)录下当时的情况,同时也将门禁系统出现警报时的情况录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认为生物识别的门禁系统很安全,其实这是误解,门禁系统的安全不仅仅是识别方式的安全性,还包括控制系统部分的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通讯系统的安全,电源系统的安全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哪方面不过关,整个系统都不安全。例如有的指纹门禁系统,它的控制器和指纹识别仪是一体的,安装时要装在室外,这样一来控制锁开关的线就露在室外,很容易被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