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布的WS/T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内容规定,对于感染性织物的洗涤,推荐采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医院织物清洗消毒隔离式(双扉)洗衣机,清洗软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应当配置医院织物清洗消毒隔离式(双扉)洗衣机,软器械(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清洗、消毒、干燥、检查、折叠、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流水线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质量。
软器械洗烘机,适合医院自用,在当前第三方洗消软器械尚有成本、安全性等制约条件时,医院只需要在供应室增加一台或几台软器械洗烘机即可满足自用,软器械洗烘机是医院自建软器械清洗消毒的佳选择。
①需用软器械隔离洗衣机洗涤
②必需专机洗
③绝不可和医用织物混洗
①有证(软器械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第三方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
②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及医联体;
③医院内洗涤中心;
④院内改造后的消毒供应中心;
隔离式洗衣机一般是镶嵌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的分隔墙内,其具有前后两个径相对称的装载门,洗涤物由位于非洁净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取出,这样可防止洗涤物由于从非洁净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洗涤物二次污染,是医院和无尘要求洗衣的理想解决方案。但是,该洗衣机也存在缺陷,因其内胆全部采用简胆式结构,衣物容易缠绕;同时因为其容量大,取衣时操作工位低,需弯腰,劳动强度大。
卫生隔离式洗衣机结构分为:(三种结构方式)
前进后出结构
侧进前出结构(自动化卸料)
顶进前出结构(大型集成-自动化卸料)
隔离式洗衣机的主要核心就是双门结构,布草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内取出。有效防止布草由于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交叉感染。
顶进前出结构隔离式洗衣机,大型集成自动化系统,正在慢慢地投入市场运行。这套洗涤系统是针对医院织物洗涤要求进行配置使用布草从脏污区一侧的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门内取出。有效防止布草由于从脏污区装载和出料引起的(病菌、灰尘、污染空气)交叉感染。
侧进前出洗烘机一体适合制药厂洁净区,在一台机器中洗涤消毒烘干,减少了从洗衣机中取出再装入烘干机的工序,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产品的热风是从滚筒前门直接进入滚筒中,直接与衣物接触,被衣物吸热后的无用的热风才经过滚筒壁的孔排出去,机体被升温全部用的是废热。一项技术的节能效果就达到30%多,节省烘干时间30%。对空气的扰动时间短也更环保,节能不仅是省钱的事,还涉及到社会效益。
实现了自动卸料的技术,相反前进后出的机器,只要大于30kg的,取料的时候都需要操作者将头探进滚筒中,才能取干净衣服,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只要知道了这种侧进前出新产品的客户,就不会再选择传统结构的前进后出的洗烘一体机。
医疗软器械主要以75d/144f为主,经纬密度分别约150-170根/纤维,这种新型医用功能性材料具备传统棉布的质感,便于包装及使用时打开,本身具备疏水性、不脱絮、不产微尘、阻菌及防水的效果。良好的透气性便于蒸汽穿透,搭配每0.5-1cm嵌入导电纤维使其具有抗静电效果。
其次,软器械由于质轻、低吸水率的特性降低了水洗成本,进而整体成本也随之下降。同时软器械使用频次高,且有效期为180天。
• 手术室用手术衣、手术盖单、手术洞巾等应采用符合医疗软器械性能要求的二类器械医疗软器械。
• 软器械不应在布草洗涤公司清洗消毒,后医院自行灭菌或委外灭菌;更不能与医用织物混洗。
• 软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流程和处理流水线应符合《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
手术室用敷料占传统医疗洗涤业务量的45%,标准升级至医疗软器械后,意味着医用织物市场将被部分替代导致业务萎缩,近一半被剥离,整合至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高标准处理范畴内。
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要求的进一步规范,从事医药生产的员工无尘服的要求更加严格,按照GMP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对医用织物洗涤设备构造与制作、设备功能拓展、洗涤工艺流程、甚至洗衣房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精细要求。
卫生式隔离洗涤设备选择的几点策略
1、可靠的隔离功能
隔离软帘需要能够耐受酸碱、湿度、拉扯而不损坏。设备内部结构皂液箱对于粉剂皂液的处理一定是通过的皂液泵将粉剂溶液导入设备,或者选配液体皂液接入,有效避免外界空气进入,隔离效果。
2、实现洗涤工艺的配置
设备要有满足各种洗涤工艺的硬件配置,可根据布草的情况灵活调整洗涤工艺。一般来说标准配置包括双进水、单排水、直接蒸汽加热、直投式粉剂皂液箱。选项配置包括称重功能、双排水、电加热功能或间接蒸汽加热功能、液体皂液接入结构。无论何种配置,建议设备都要带称重功能,称重系统误差率可控制在2%左右,有助于提高洗涤效果。
3、洗净度
内胆达到标准容积比,行业标准规定为≥10,可为布草洗涤提供足够的机械力,将直接影响布草的洗净度和装载量。全仓结构内胆相比较而言比分仓结构布草洗涤空间更大,机械力更大,洗净度高。
4、脱水G值
G值越高,洗涤后布草含水率就越低。后期熨烫、烘干的效率就会更高。一般设备的高G值在150~200G之间,少数厂家的设备可达到300G。脱水G值由脱水转速和内胆直径共同决定,但脱水转速高并不能代表G值就高。
5、设备稳定性
避振系统结构,的避振系统减振率可达95~97%,气囊+阻尼的结构为主流结构。支撑力可调,振动小,噪音小,寿命长,且只有气囊避振结构可称重功能准确。内胆结构,全仓结构内胆相比分仓结构,布草的均布效果更好,高脱更平稳。对比设备主关键件的材料、控制器功能、变频器的品牌等核心部件配置,产品性能一定是与器件性能关联甚重。
6、效率及效益
双排水和三进水功能。可外部构建水回用系统,省水,省热能,省化料。考察内胆与外缸的间隙、外缸底部水箱的大小。这里所有能源的消耗都是无效的,所以越小越好。重视内胆刹车定位结构。不建议使用含有石棉成分的刹车带结构,摩擦的粉尘会致癌,欧盟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
7、智能化水平
主流的设备控制系统都采用PLC控制,设置灵活,升级简便,扩展性强。控制系统是否具有数据管理、统计功能,例如工作量,布草信息和客户信息。控制系统是否具备远程功能,远程功能可以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服务,可以在程度上减少设备的停机停用概率。
随着WS/T 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的实施和普及,医用织物洗涤机构如何按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洗涤管理,洗涤后织物的洗涤质量,将会成为医院及其它医疗机构完善后勤保障、提升现代化医院形象和竞争能力的重要课题。
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指出,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属于感染性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为:
①一般情况下与其他脏污织物一样先洗涤后消毒,机械清洗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②不宜手工清洗,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③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有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消毒,使用水溶性包装袋时可不做消毒处理。
④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
规范中对一些特定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等织物的洗涤还有一些特殊要求:被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消毒可在机械洗涤的预洗环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