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是鉴别新疆和田玉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摩氏硬度约为 6 - 6.5。我们可使用的硬度笔进行测试,操作时,将硬度笔垂直于玉面,轻轻按压,使笔尖与玉石接触,随后观察玉面有无划痕。真品和田玉硬度较高,一般只会留下极浅的痕迹,甚至无痕迹;若出现明显划痕,则需警惕,该玉石可能是硬度较低的仿冒品,如岫玉(硬度约为 2.5 - 5.5)、大理岩(硬度约为 3)等,这类仿品在硬度笔的轻划下,极易留下清晰划痕。在无硬度笔时,也可用小刀在玉石不起眼处轻轻划动,真品通常留痕浅淡,假品则易出现明显刻痕,不过此方法需谨慎操作,避免对玉石造成损伤。
如今,和田玉鉴定证书是判断玉石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拿到证书后,要核实出具证书的机构是否具备性,可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官网查询该机构资质。正规证书上一般有 CMA、CAL、CNAS 等标志,标志代表其检测能力与公正性得到认可。接着,通过鉴定机构的网站、电话等方式查询证书编号,输入证书编号、重量等信息,核实是否与实物相符,同时留意证书的印刷质量,如字体清晰度、颜色均匀度、有无错别字或涂改痕迹,钢印是否清晰、规范,多方面查验确书真实有效。
和田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向来备受收藏者与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当下和田玉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这不仅使消费者在选购时极易遭受经济损失,还对和田玉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市场上假冒和田玉的比例竟高达七成左右,这一惊人数字着实令人警醒。因此,掌握科学、实用的和田玉鉴定方法迫在眉睫。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鉴定方式,助您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慧眼。
用手触摸和田玉,真玉质地细腻,仿若婴儿肌肤般柔滑,无明显颗粒感。这是由于和田玉是由纤维交织状的透闪石矿物集合体构成,其结构紧密,矿物颗粒细小且均匀分布,使得玉石表面平整光滑。将和田玉置于掌心轻轻摩挲,能真切感受到它如丝般的顺滑质感,仿佛在与温润的时光对话。而假和田玉,多由玻璃、石英岩等材质仿制,内部结构疏松,矿物颗粒粗大且排列无序,触摸时会有明显的粗糙感,甚至能感觉到颗粒的凸起,就像抚摸砂纸一般,与真和田玉的细腻形成鲜明反差。例如,一些用岫玉假冒的和田玉,岫玉本身结构相对松散,颗粒感较强,上手触摸便能轻易察觉其质地的差异,远不及真和田玉的细腻温润。
真和田玉的比重相对较大,拿在手中有明显的坠手感。这是因为和田玉的密度较高,一般在 2.95 - 3.17 克 / 立方厘米之间,相较于其他常见的仿冒材质,如玻璃(密度约 2.5 克 / 立方厘米)、岫玉(密度约 2.4 - 2.8 克 / 立方厘米)等,要重上许多。在购买时,可将和田玉置于手中轻轻掂量,感受其重量。若是体积相仿的两块玉石,真和田玉会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实感,仿佛手中握住了一份沉稳与厚重;而假玉则感觉轻飘飘的,缺乏这种实在的分量。需要注意的是,掂重法只是一种初步的鉴别手段,对于一些经过特殊处理、内部结构被破坏的和田玉,或者与和田玉比重相近的天然玉石,可能无法仅凭此方法准确判断,还需结合其他鉴别方式综合考量。
要想练就一双辨别和田玉真伪的慧眼,多逛市场、观察实物是的环节。各地的玉石市场犹如一座的宝库,汇聚了形形色色的和田玉产品,为我们提供了的学习机会。在市场中,我们可以亲眼目睹不同品质、产地、工艺的和田玉,直观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逛市场时,需留意商家的销售细节。有些不良商家会采用特殊的灯光布置,使玉石在店内灯光下看起来色泽更为鲜艳、质地更加温润,而一旦离开店铺,在自然光下就原形毕露。此时,我们可要求将玉石拿到店外自然光下观察,便能识破这种小伎俩。还可观察商家对玉石的介绍,若是过于夸大其词,对玉石的产地、品质等信息含糊其辞,或者频繁催促购买,那就得多留个心眼了。
如今,许多玉石市场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如玉石品鉴会、讲座等,这些都是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在品鉴会上,能与其他玉石爱好者一同探讨、分享鉴别经验;讲座则能让我们聆听的知识讲解,了解新的市场动态与鉴定技巧。此外,线上的玉石论坛、社交媒体群组也是交流学习的好去处,在这些平台上,可以与全国各地的玉石玩家交流心得,遇到疑难问题还能随时向大家请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