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带来的汽车回收利用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数据显示,作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我国201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400万辆,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 随着汽车报废数量的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并将严重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汽车回收利用,其中包括制定强制性的汽车回收利用标准和法规。报废汽车不合规操作危害重重 。过去3年国内汽车消费的爆发式增长,出乎很多人意料;2009年我国已成为全球大的新车市场,并已正式步入汽车社会,但目前在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完整规范,这也使得国内汽车在日益增多的报废汽车面前面临挑战。随着大量汽车步入报废期,由此引发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难题、重金属污染高发问题和交通安全事故等频频发生,加强汽车回收利用管理变得十分迫切。
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在汽车报废后,如果不能及时拆解和回收,汽车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报废汽车在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等环节,由于缺少相关的规范监管和引导,也使得报废汽车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并给社会、环境和个人都造成了相应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报废汽车本身带来的危害外,与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汽车回收利用方面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不少,但是在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促进回收利用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甚至我们的政策法规建设,我们的标准制度,以及我们的技术等等,这些方面都还刚刚起步,”我国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和汽车报废回收利用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购车者来说,汽车算是一件昂贵的商品。而汽车在接近或到达报废期时并不是完全不能使用,所以车主往往舍不得报废,希望能够继续利用其“剩余价值”,或是卖上个好价钱。但是目前正规的拆解厂,所能给的收购补偿又远远达不到车主的预期,甚至还不如卖废铁。对此,有关人士建议,为了全社会的交通安全,在严格管理废旧汽车回收业务的同时,能否出台鼓励、促进车主(尤其是小型汽车)自愿进行车辆正规报废,提高汽车报废补贴的举措无疑将会改善报废汽车回收的现状。
据了解,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开展和拟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的企业都要进行申请资质认定。未经资质认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取得资质认定的回收企业拆解经营场地发生迁建、改建、扩建的,须重新申请企业资质认定。通过资质认定的,换发《资质认定证书》;未通过资质认定的,由省商务厅注销其原《资质认定证书》。企业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应当自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通过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应用服务”系统上传变更说明及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经省商务厅核准后换发《资质认定证书》。
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二是拆解经营场地符合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国土空间规划及安全要求;三是符合国家标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的场地、设施设备、存储、拆解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求;四是符合环保标准《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五是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了遏制报废机动车的非法处理,车管部门加大了对报废流程的监管:,车管部门强化对报废企业监管,要求报废回收企业在拆解区安装监控设备并将监控图像传至车管所监控中心,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行为。其次,车管民警认真履行监督解体职责,对校车、大型客、货车及其它营运车辆的拆解进行现场监督。民警现场监督拆解过程,利用移动查验设备(PDA)拍照解体前后及“五大总成”照片,将照片和相关资料上传至车管所服务器留存,同时制作《查验记录表》并签字,规范监销行为。 机动车通过非法途径处理,不仅会使一些隐患部件流入市场,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在此,车管部门在此提醒广大车主,要按照正规流程报废机动车,千万不要私自将机动车报废或者转卖给他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