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堆叠技法
假山的叠石技法(或称手法),以区域为标准,可分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和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流派。但是清初的张涟、张然父子和李渔均为江南人氏,且一部分假山作品也留在了北京,所以江南叠山匠师对北京的假山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假山堆叠的造型技法采用的均是基本的造型技法及形式,即将山石和山石有机结合,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假山布局
相地布局(即以环境条件为前提确定山水形势及其间架),混假于真;宾主分明;兼顾三远;依坡合山。所谓三远,即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根据山石及水脉的自然皴纹,把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筑成造型一定且具备整体感的假山,达到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的视觉效果。在工程结构方面主要技术是要求有稳固耐久的基础,递层而起,石间互咬,等分平衡,达到“其状可骇,万无一失”的效果。
布置假山植物时,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等的选用,要将山的气势、姿态及质感衬托出来。多在假山的山脚和半山腰处布设植物,且植株的体量不宜过大,而山脚应选用横卧和粗枝干的高大的植物。扬州个园的黄石假山,古柏就设置在石隙内,其山石的褐黄衬托出古柏枝叶的苍绿,而巍峨的山和坚挺的古柏也相呼应。挺拔的青枫坐落于山脚,衬托出明朗的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