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原因 观察者的年龄段、职业、健康状况、心理情绪不同,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光。如,经常接触光敏剂或患有眼疾的观察者,会对光较为敏感。
削减蓝光输出 不同波长的光对人眼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知,由于人眼感知具有一定复杂性,难以通过光亮度这一衡量标准来反映人眼对光线的感知,所以可引入辐照量指标,将其作为评判可见光安量范围的标准。
若显示屏亮度自动调节系统出现运行故障,则可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进行亮度调节。同时,还要向社会公众普及光污染的安全防护措施,增强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不能长期直视显示屏,尽量避免人眼聚焦显示屏上的细节画面,避免因LED聚集于眼底而造成视觉亮斑,严重时甚至会对视网膜带来灼伤。
引入技术LED显示屏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环境的亮度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一旦显示屏亮度输出超过环境亮度的60%,就会对人眼带来不适感,产生光污染。
此外,在LED显示屏中应引入多级灰度矫正技术,改善普通8 bit色彩显示屏色彩过渡生硬的问题,避免给人眼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在多级灰度矫正技术的支撑下,可将原本显示屏系统的色彩显示层次提升到14 bit,从而给人眼带来柔和的色彩过渡,降低光对人眼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