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产品种植栽培技术:
1、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5.5-8.3的沙壤土种植。
2、 育苗移栽,不推荐直播。春季育苗,南方地区可从3月上旬开始,北方地区适当延迟(或增加保温措施);秋季育苗,在大棚内保温过冬,翌年春季移栽。
3、头一年采收要适期留母茎,不能采收过度,采收绿芦笋时覆土厚度要求12公分左右,强调在留母茎前5-7天施肥,促使出茎整齐强壮。采收结束,及时补充水肥;采收白芦笋,封垄前多施有机肥,采收结束,及时补充水肥。
4、种植密度建议:采收绿芦笋,行距1.7-1.8米,株距20厘米左右,每亩约种植2000株;采收白芦笋,行距1.8-2.0米、株距20厘米左右,每亩约种植1800株。
如果用营养钵育小苗,好制备营养土。营养土要求肥沃、疏松,既保水又透气,土温容易升高,无病菌、害虫和杂草种子。一般用洁净园土5份、腐熟堆厩肥2~3份、河泥1份、草木灰1份、过磷酸钙2%~3%,充分混合均匀,用40%甲醛100倍液喷洒,然后堆积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让其充分熏杀、腐熟发酵,杀灭病虫和杂草种子。如土壤酸度大,还需加撒石灰矫正。堆制应在夏季进行,翌年播种前将这种培养土盛于直径6~8厘米的营养钵中。 [3]
保护地育苗中的管理
在塑料棚等地设施下,行营养钵育苗或直接播种于苗床的苗期管理,应以温度、水分管理为中心。从播种至出苗阶段,除供给充足水分,于床土表面或营养钵上覆地膜保湿外,应将棚膜四周密封保温,尽量保持较高的棚温,以加速出苗。出苗后即去地膜并进行通风换气,降低床温,以免幼茎徒长,致使倒伏。还要随着外界气温上升,加大通风换气量。晚间要盖上棚膜,并覆草苫,以免霜害和冻害。一般白天床温保持在25℃左右,高温不得超过30℃,夜间低温在12~13℃,日平均温度为20℃左右。由于经常通风换气,床土极易干燥,营养钵苗更易失水,故应经常浇水。一般3~5天一水。苗期追肥只需2次,次于支幼茎展叶后,结合浇水公顷施尿素105~150千克,其后20天左右再施一次,量同次。
间苗在第二支幼茎将发生时进行,每钵(穴)择优选留。间苗应撬松培养土,连根拔除,否则残留的根株仍会抽生茎叶。
当苗高25厘米以上,茎数有3~5支,准备定植大田前,应进行揭膜锻炼,使秧苗处在露底条件下,并控制供水,以使根株充实,适应大田环境,缩短缓苗期,早发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