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李平均单果重35.3克,大65.9克,肉质细、清脆爽口,汁液中多,味浓甜,离核,品质。合理种植密度:蜂糖李优势生长快,树势较旺,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和对早期产量的要求,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蜂糖李果个较大,对肥水要求较高,同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特别是萌芽期、果实硬核期及迅速膨大期,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加强枝稍管理。控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花果管理。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病虫害防治:蜂糖李较抗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适时采收:以硬熟期采收为宜,即果皮底色由绿变黄,口感脆甜时采摘。
黄金奈李为广东乐昌市九峰镇的一种水果,将普通奈李进行套袋等特殊技术,两个多月后,便成长为黄金李,具有颜色金黄、爽脆、清甜多汁等特点,"而重要的是,由于长期有袋子套着,黄金李既没有虫害,也沾不到一点农药,是的绿色放心食品。"套过袋后的奈李,果子呈金黄色,如水晶般剔透,十分诱人,同时,这项技术也使使果子的产量与价值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套袋可以 解决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 以及风雨 阳光的损伤。
引种季节要适宜
这是引种苗木成活率高低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高保存率的基础。苗木引种的季节性很强,春、秋、冬季一般是引种苗木的佳季节,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引种苗木难以成活,但北方冬季气候严寒,土壤封冻,好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种植,而南方不少地区冬干春旱,好在雨秋季节引种栽植。当然,有大棚或温室设施的,一年四季都可引种栽植。
六、引种新品种要慎重
近年来,“新品种”满天飞,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的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选育过程,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审定与授予,就自称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加上一些不法经销商的炒作,使不少人上当受骗。因此,引种新品种苗木时,一定要看是经过哪级审定的,有无颁发的证书;其次,要到有关种苗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详细咨询,不可盲目引种。再说新品种也不一定是良种.
无患子又名木患子、肥皂树等,无患子科无患子属。
一、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0至25米。树皮灰白色,平滑不裂。偶数羽状复叶,全缘互生。花顶生,花期5至7月。核果近球形,径1.5至2厘米,10至11月成熟,黄色或橙黄色。种子球形、黑色、光亮、坚硬。
二、生态习性分布于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不耐水湿,能耐干旱。萌芽力弱,不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
三、园林绿化用途树干通直,枝叶广展,绿荫稠密。秋叶金黄,羽叶秀丽。果实累累,橙黄美观。是绿化的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四、苗木培育1.小苗培育:用种子繁殖。秋季果熟时采收,及时去皮净种。因种壳坚硬,既可当年秋播,也可用湿沙层积埋藏越冬春播。育苗圃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整地要求深翻细耕,施足基肥,开好排水沟。播种以点播为宜,密度为行距25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盖土厚度以5厘米为好。亩用种50至60公斤,亩产苗1万至1.2万株,苗木出圃高度60至100厘米,地径0.8厘米左右。无患子的病虫害较少,种子发芽期防治地下害虫,小苗期防治天牛。
2.大苗培育:选好圃地,施足基肥,按东西向作床,床宽1.5米,床高25厘米。自秋季苗木落叶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挑选树形好、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按株行距60厘米×80厘米定植。起苗及定植时,应保护好顶芽及根系,并尽量多带宿土。定植后,在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工作:
、定植后,如有侧枝萌发要及早抹除,以利培养通直的主干。
第二、修剪时,要特别注意一层侧枝的修剪,确保中心主干延长枝占优势,削弱并疏除与其同时生出的一轮分枝。
第三、采用自然式树冠可促进枝繁叶茂,要特别注意保护顶芽,切忌碰伤,除密生枝和病虫枝要及时修剪外,其余应任其生长。
经过3至4年的培育管理,所培育的苗木生长良好,苗木平均胸径可达4厘米,苗高可达3.5米,此时,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培育大苗的管理措施
1.中耕除草年中耕除草5至6次,第二年4次,第三3次,第四年起每年1至2次。中耕除草深度要达到15厘米。
2.苗木修剪大苗主干高度要求是:行道树和城市绿化苗3至4米;防护林用苗1至2米;四旁与园林绿化苗视需要而定。要剪除主干上的枝条与萌蘖,并视需要进行树冠修剪定型。主干高度达标时要摘除顶芽。
3.肥水管理雨季要排除积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视苗木生长状况适时适量追肥。
4.病虫防治食根性害虫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施入土层中进行防治,或用毒饵诱杀;食叶害虫可喷施氧化乐果、乐果乳剂、敌百虫等杀虫剂;侵染性病害应在移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喷施代森锰锌、灭菌丹等杀菌剂治疗。
5.切根处理对于5至6年生大苗,在起苗前1至2年进行切根处理,促其须根生长,提高定植成活率。切根一般于春季或秋季进行,应切断苗木基径5倍以外的根系,挖切深度为苗木基径的2倍,可挖成方形或圆形,挖后覆填松土。
6.起苗出圃大苗出圃要掌握好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一般需带土球,并用草绳包扎好。如挖运裸根苗,将根系沾上泥浆,并包上湿草再装运。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除此以外,彩叶植物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植物种类
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红叶石楠、黄花柳、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
2.园林应用
孤植:彩叶植物颜色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如株形高大丰满的紫叶梓树、金叶皂荚、金叶刺槐,以及株形紧密的紫叶矮樱、花叶槭、红叶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立成景。
丛植:成丛栽植彩叶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增添更多色彩。将紫色或黄色的彩叶植物丛植于浅色的建筑物前或将绿色的乔木做背景、彩叶植物作前景处理,均能得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花卉苗木(盆栽或地栽)缺铁,病症发生于新叶,表现为叶脉间黄化或仅较大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整片叶脉间黄化或仅较大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整片吁呈黄白色或叶缘及叶尖干枯(有时向内扩展),甚至顶叶脱落后出现“梢枯”等,但缺铁失绿症病叶中部无褐色或灰色斑点,且下部老叶常保持绿色。
花木一旦出现缺铁性失绿,可根据不同品种。叶面喷施O.1%—1.0%的硫酸亚铁液每3—5天一次,同时浇施稀薄的矾肥水(稀释10—20倍)每周一次,至新老叶片复绿为止。除此外,笔者采用如下方法也取得良好效果。
1.对于木本类花木可将0.2%—0.5%的硫酸亚铁液用吊瓶输液法缓慢输入树干木质部内(若木质松软,也可用注射器每次注入适量),至嫩叶完全转绿为止。
2.将植株茎干或较大根用利刃劈裂,然后根据植株大小每次将O.05—2克硫酸亚铁适量夹入裂缝内,用塑料薄膜包扎;对较大木本类也可在干或根上钻一小孔,然后将1克或2克硫酸亚铁塞入孔内,用石蜡封口
市场上销售的苗木有两种:裸根苗和带土球苗。选购裸根苗时要看苗木根系是否新鲜、是否发达;其次看植株高度、粗度、节间长度。节间太长,是徒长苗,不宜选择。再者看芽体是否饱满、紧实。带土球苗要选择土球稍大,土球不散的苗木为宜,然后看土球周围根系是否发达,其他条件同裸根苗。总之,要选择根系发达,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苗木为佳。
2、栽前准备:
栽植苗木前务必将土地整好,同时处理所需工具、苗木,这样有利于苗木成活和提高工作效率。
1、修剪:将苗木的病残枝、细弱枝、过密枝及无效萌蘖剪除,减少苗木水分蒸腾,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剪截口处涂蜡或用薄膜包扎,以防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
2、根系处理:将新植苗木的病残根、细弱根剪除,有利于苗木栽植后重发新根。对于一些不利成活的苗木,可浸入生根粉配成的溶液中,促进苗木生根,提高成活率。
3、苗木栽植:
1、挖穴:确定好株行距放线挖穴。穴的大小视苗木根系体积大小而定。一般穴的大小应是苗木根系体积的2至3倍为宜。挖穴时表层土与下层土(生土层)分开放置。
2、栽植:在穴底部放些热性肥料如:牛马粪、猪粪等,然后与土壤混合均匀,再洒一层5至8厘米厚的表层土使粪肥与苗木根系隔离开。将苗木放置在穴的中央,使根系自然合理分布。如是带土球苗木,先将草绳解掉,放于穴中,打散土球,以免土球土与穴土之间形成隔离,但土球不宜打得太碎。接着培土,先放表层土,再放下层土(生土层)。培土时将苗扶正,培好土后将苗木轻轻提起1至2厘米,使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紧密结合。
3、打围:围的高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拍实围的外围泥土,以防漏水。4、浇水:农谚道“活不活在水,长不长在肥。”因此,水要浇足、浇透。可用河水、地下水、自来水,不宜用被污染的水源。
5、铺地膜:对不宜成活的苗木,可在其树干周围铺地膜,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地温,促使苗木生根发芽。
容器苗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滴灌,一般来说,灌木和株高低于2米的苗木多采用喷灌,而摆放较稀的大苗则以滴灌为主。国外苗圃业早已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如现代化的欧美苗圃业.全自动控制滴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用水,滴灌均匀,还可以兼作施肥,省工省力,且施肥均匀,效果好.从长远来看,减少的劳动力所节省的费用远滴灌设备的投入.而且,自动控制喷灌的效果也优于人工喷灌,特别是容器栽培,自动滴灌的节水效果更为明显.不论哪种灌溉方式,灌溉的佳时间是早晨,这样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容器苗木布置较稀疏,间距较大,水大部分进不了容器内,而喷洒在空地上,所以用喷灌会造成水、肥的浪费,同时喷灌会使地面太潮湿不利于田间操作。建议采用滴灌方式为宜。
基质的透水性,对滴灌的水量分布影响较大。如果透水性好,滴灌水垂直渗透速度远大于横向速度,这样在容器中只有很小的面积能得到水,所以采用滴灌时一定要基质能保水,否则滴灌的水大部分都流到地面上。由于水渗透的原因,对于小容器,每个容器用一只滴头,大的用2-4只滴头。
采用滴灌时,灌水方式与传统的人工灌水有所不同,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比如原来人工灌水一天灌一次10L水,滴灌则可以2次或3次,每次2-3L即可,灌水总量可以是人工灌水的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