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开壶”就是指把新壶在使用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开壶”,他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泥料的土腥味,将壶内残留的砂粒清除,更好的疏通紫砂的双向气孔,更利于泡茶发茶真性真味,也为把玩怡养舒爽心情
西施壶
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潘壶
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畲,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
文旦壶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汉铎壶
汉铎,即汉朝之铎。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重新配制紫砂壶壶盖的难度分析:
在制作紫砂壶行业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
“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
可见紫砂壶盖是有多麽的不好处理,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紫砂泥料的属性.天然紫砂矿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方解石、橄榄石、赤铁矿和长石,它的包裹物是胶泥。这些物质虽天然生成却组合无序。在经过制壶过程中的摔打制成泥、做坯成型后,再以118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成壶。
可想而知,进过这样反复的过程,紫砂壶的色相会跟着对紫砂泥料的每次分配而变得有所不一样,也会跟着
窑温的不同温度而有所改变,再加上泥坯烧成后的缩短率也有所不一样,所以紫砂壶才得以“姹紫嫣红、方非一式、圆非一相”。
而配制盖又是要根据原来作品的品相、色相、赋意等加以调理,既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表现著作的形、神、气,绝不是捏几把砂土,按照原来的壶盖制作那么简单。
朱泥
另外一方面就是泥料的收缩比例问题,以朱泥为例,收缩比例较大,不易成型,烧制前后差异较大,如果想要给朱泥的紫砂壶壶配个朱泥盖,是一件更困难的工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