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色漆在铜镜背面素地上描绘花纹。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楚墓中出土了几面彩绘镜。有以红、黑、银等彩色绘出的对称云纹镜;朱地上以黑、银灰、绘出的蟠螭纹镜;绿、朱、褐等色绘出的云纹镜。湖南慈利楚墓出土了方形彩绘方格纹、圆形彩绘方格云钩纹镜,湖南长沙楚墓中四兽纹镜素缘绘有红色方连纹。另外已流失在国外的凤鸟纹镜上有敷彩的,此镜传为河南洛阳金村出土。
螺钿
用螺蚌贝壳薄片造成所需要的图案,用漆贴在器物上的工艺。一般器物的螺钿工艺约始于商代,但唯铜镜的螺钿工艺盛于
我国铜镜在唐之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到宋代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亚字形铜镜显著增多。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等装饰题材的铜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和八卦镜等。在这些图纹镜类中,铸有商标字号的铜镜居多。
殷代铜镜均为圆形,镜面或微凸,镜身较薄,背面有一桥形拱起。西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铜镜也都是圆形,镜钮有桥形、半环形、长方形等多种类型。铜镜可分为素面镜、重环纹镜和鸟兽纹镜三类。西周早期以素面镜为主,到西周中期出现了有纹饰的铜镜,到晚期出现了动物纹饰,打破了以素面镜为主的传统。
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殷商时期就有铜镜,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已成为当时常用的生活用品,以后各代均有铸造。直到玻璃镜出现以后,它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宋代受祟古风尚的影响,铸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钟形铜镜,更具时代风格。近日,杭州尊慧征集到一款古老的青铜葵花镜,此镜直径为16cm,圆钮,六瓣葵花形,因年代久远,此青铜葵花镜上布满铜绿及被氧化的痕迹,但这也此镜之年代古远却为青铜所制。据悉,古代青铜镜除了起照容整装的作用,还被用来装饰、馈赠、祈求吉福以至传达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