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面抹面
基面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r-1型材料加水(灰:水=1:0.4)搅拌均匀(不得含生料或团粒)成腻子状,用抹子或刮板迅速上层料(厚度1mm),涂层硬化后喷水湿养护,再上第二层料(厚度1mm),上料时稍用力使涂层密实。若还有局部渗水或有湿渍,只需在渗水或湿渍部位再加涂一层,直到不渗不湿。并注意搭接,每次配料不要太多(每次搅拌应在凝结前用完),以免造成浪费。涂层硬化后要进行湿养护3d。
施工工序
清理基层 吹风除尘 部位处理 底层涂刷 多遍防水层涂刷 卷材粘结
基层要求
⒈基层表面应压实平整,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应符合设计要求。
⒉新旧面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和灰尘,以免影响粘结强度。
⒊混凝土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10%
⒋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朔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
(也可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其是否出现汽水,若无汽水可视为干燥方可施工。
施工操作
⒈基层清理完毕后,应先将阴阳角、伸缩缝、施工缝等部位进行处理。特别是泄水孔等不易涂刷的部位、应做加强处理,涂刷2-3遍防水底层涂料。
⒉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层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要分清。涂刷底层涂料。为提高防水卷材与基层粘结性,可用底层涂料反复涂刷,并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充分渗入混凝土基层,以提高粘结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⒊防水涂料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按A:B=2:1的比例进行配比,每次搅拌量以现场实际用量配对。
⒋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3--5分钟,并搅拌至甲、乙两组份的混合液体均匀为止。
⒌将搅拌均匀的防水涂料根据现场要涂刷的面积开始涂刷,基层涂刷要大于粘卷材的面积。防水涂料每次从搅拌结束至涂刷完毕迟不易超过30分钟。
⒍底层涂料次涂刷完毕后约4—8小时左右,方可再次涂刷第二次和第三次底层涂料,次涂刷厚度为0.5mm、第二次涂刷厚度为0.5mm左右、第三次涂刷厚度为0.5mm左右、涂刷第二次涂料之前要等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再次涂刷。
⒎粘结卷材时要等第二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施工(防水涂料涂层可以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厚度要求进行多遍涂刷或喷涂,切记一次涂刷完成)。
注意事项
⒈使用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
⒉气温低于0℃以下或35℃不得施工(应避免高温施工)。
⒊贮运温度5℃-35℃为宜。
⒋应选择六小时无雨雪天气施工。
⒌涂料未干燥或未铺防水卷材前,严防踩踏或其他施工及车辆行驶。
⒍施工前参考产品使用说明。
灌浆
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有组织的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
(2)对于垂直缝一般自下而上灌浆,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大的孔洞进行灌浆。
结束灌浆:
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封孔:
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灌浆头,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
高压注浆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高压泵,把防水浆诸如需要堵漏的地方——高压的目的,是为了让防水浆进入地更深,修补地更好。
适用范围
理论上来讲,高压注浆适用于大多数防水层破损导致的渗漏——强调一遍,只能修补防水层破损引起的渗漏,如果是管道破损导致的漏水,高压注浆就没有用了。但是实际操作时,发现只有应用于楼板变形导致外力拉扯,使防水层破损的时候,才有奇效——楼板变形时,地面或天花板上可以明显的看到缝隙。此时只要顺着缝隙把防水浆注入,基本上可保无误。